邓联合

简介:

邓联合,1969年生,江苏徐州人,哲学博士,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先后供职于徐州市广播电视局、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从事机关科员、记者、编辑、图书发行、教师等工作,2019年8月作为“百人计划”教授(学科带头人)引进中山大学。 

 

学习经历:

2005-2008 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

1995-1998 南京大学哲学系,硕士

1988-1992 南京大学哲学系,学士

 

工作经历:

1992-1995  江苏省徐州市广播电视局,科员、记者

1998-2000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编辑、发行

2000-2005  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教师

2008-2019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师

2019至今   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教师 

 

著作:

《国际老学》第一辑(主编),商务印书馆2022年(即出)

《道家哲学的技术批判视野:以老子、庄子为中心》(专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年

《王夫之庄学思想通论:基于<船山全书>的研究》(专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

《庄子哲学精神的渊源与酿生》(专著),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年

《庄子这个人》(专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

《“逍遥游”释论:庄子的哲学精神及其多元流变》(专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冯友兰先生“贞元六书”研究》(专著),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学苑春秋:20世纪国学大师档案》(参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

《读书与修身:中外人文社科名著导读》(参著),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

 

论文:

《<庄子>与<诗>的显隐关联发微》,《中国哲学史》2022年第4期

《老庄哲学中的光明意象释义》,《哲学研究》2021年第12期

《论王船山<庄子解>的“浑天”说》,《文史哲》2020年第6期

《<老子>第三章“愚民说”驳议》,《中国哲学史》2020年第5期

《重构与逆构:王船山<庄子解>的两个诠释向度》,《周易研究》2019年第2期

《帝王之道,止于无伤:论王船山<庄子解>的政治思想》,《哲学动态》2019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视域融合与视域涵摄:王船山<庄子解>的诠释策略》,《社会科学》2019年第4期

《王船山老庄诠释之学的文本形态与思想旨趣》,《烟台大学学报》2018年第6期

《郭象<逍遥游注>疏义》,《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5期

《从“天游”到“游人之樊”:王船山对庄子处世之道的改造》,《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论王船山<老子衍>的诠释进路》,《哲学研究》2017年第8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有身”还是“无身”:<老子>十三章辨议》,《哲学动态》2017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以内篇参观之:王船山对庄子与其后学的分疏》,《中国哲学史》2017年第2期

《王船山庄学话语的两种形态及其思想旨趣》,《人文杂志》2017年第3期

《遗民心态与明清之际的庄子定位论》,《安徽大学学报》2017年第3期

《“阴谋家”:老子何以被诬?》,《中国哲学史》2016年第1期

《庄子:艺术、巫术、道术与技术》,《福建论坛》2016年第1期

《庄生非知道者:王船山庄学思想的另一面相》,《文史哲》2014年第4期

《文本·语境·心态:王船山的老庄异同论》,《周易研究》2014年第5期

《英美汉学界中之“浑沌”涵义四解》,《福建论坛》2014年第8期

《人的限制与万物平等:庄子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解构》,《贵州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

《从老子的“史官理性”到庄子的“生存智慧”》,《安徽理工大学学报》15卷2期(2013年6月)

《“箕踞”的思想文化解析》,《中国哲学史》2013年第2期

《从史官话语到哲学话语:文本两种常见句法的思想释义》,《江海学刊》2012年第6期

《关尹思想在中的印迹》,《福建论坛》2012年第10期

《巫与中的畸人、巧匠及特异功能者》,《中国哲学史》2011年第2期

《楚地宗教与中的神异之境》,《宗教学研究》2011年第3期

《老子思想视域中的双向度技术理念》,《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年第3期

《寂心冥神,与物推移:玄佛交融中的支遁"逍遥义"》,《道家文化研究》二十五辑,三联书店2010年

《"A Happy Excursion" and Freedom》,《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Volume 5,Number 3(September 2010)

《支遁对郭象"逍遥义"的批评与承继》,《福建论坛》2010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对庄子“逍遥游”思想的改铸》,《人文杂志》2010年第1期

《内七篇之篇名由来问题的再检讨》,《南京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

《中国思想上的“难庄论”和“废庄论”》,《哲学动态》2009年第7期

《“逍遥游”与自由》,《中国哲学史》2009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技术活动中的超越向度:庄子技术寓言解读》,《江海学刊》2008年第1期

《冯友兰: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的理性化转换》,《南京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人本主义技术批判的困境与超越:马克思<1844>与马尔库塞之比较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年第1期

《技术活动与精神超越:庄子的智慧》,《美术观察》2007年第5期

《论王阳明心学的个体视域》,《人文杂志》2007年第2期

《论冯友兰“新理学”的理性精神及其价值缺失》,《中国哲学史》2006年第4期

《道的功能向度与老子社会政治思想的特质》,《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8期

《从政治合法化的建构到历史理性的觉醒:论的历史叙事》,《江淮论坛》2006年第4期

《这究竟算不算“抄袭”?》,《科学时报》2006年4月4日

《论冯友兰“新理学”的精神旨趣》,《安徽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形上学沉思的终极进路:论冯友兰之“负的方法”何以晚出》,《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论冯友兰的人生境界理论》,《学海》2005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庄子技术哲学思想的内在维度和关键范畴》,《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第二作者)

《论庄子与后学在人生哲学上的根本分歧及症结》,《江海学刊》2003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学”全文转载

《自由与仁爱:大学人文教育的基本精神内涵》,《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对自然辩证法学科内涵的诠释》,《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年第8期

《论庄子的机械批判思想:对“圃者拒机”寓言的解读》,《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年第8期

《新理学中“理”“气”范畴的问题与症结》,《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冯友兰新估》,《学海》2002年第3期

《佛教为什么能够被中国化?》,《南京师大学报》2001年第2期(收入《杰出人物与中国思想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

《程颐、朱熹“格物致知”论思路判析:从近代认识论角度》,《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毛泽东策略思想初探》,《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两处原文新解》,《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论新理学中的“觉解”思想》,《中州学刊》1998年第5期

《历史:写作方式与阅读兴味》,《读书》1997年第9期

《“我思故我在”怎样为非理性主义提供可能》,《江苏社会科学》1997年第3期

《论庄子的“无知”“不知”思想》,《中州学刊》1997年第4期

《从禅学或禅法到禅宗》,《宗教学研究》1997年第2期

《天人合一:从原始信仰到理性精神》,《徐州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汉画像石的思想史意义》,《淮海文汇》2003年第2期

 

项目: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经典诠释学基本文献整理与基本问题研究”(21&ZD054)子课题三“道家与佛教经典诠释学文献整理研究”(2021年)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王夫之《庄子解》注释与疏义”(2019年)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庄子》篇义题解辑要与研究”(2012年)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遗民士群之儒家庄学研究”(2011年)

主持: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项目“庄子思想的源起研究”(2009年)

主持: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道家思想与现代技术困境的破解”(2004年)

 

邮箱:

denglianh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