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际明 [副教授]

     

 

教育、工作经历

 

◆2019/06-2022/06 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副主任

◆2018/10-2019/06 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主任助理

◆2017/12至今 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 2015/09-2017/11 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中国史 讲师博士后

◆2012/09-2015/06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2009/09-2012/06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外国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2005/09-2009/06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公共管理系(现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治学专业本科

 

科研成果(学术论文仅选取近五年范围内)

 

项目研究

1,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青年项目),《现代中国哲学的诠释困境与经学转向研究》,17CZX030,2017-2020(已结项)。

2,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后期资助项目“政治哲学视域中的《白虎通义》研究”(22JHQ032)

3,四川省社科规划项目:《杨慎经学与明代学术转折》(SC16C019),2016-2017(已结项)。

4,广东省社科规划项目“《白虎通义》经学思想与汉代儒家社会建构研究”(GD24CZX05)

5,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0批面上资助,《汉代经学的政教之维——<白虎通义>经学思想研究》(2016M602700),2015-2017。(已结项)

6,中山大学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教师培育项目《儒道生命哲学及其礼制建构研究》(2024qntd46)

7,主持横向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教育意义与方法研究》,合同号S22-72110-001 ,2022-2024。

8,参与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基金重大规划项目“中国政治哲学通史”(18XNLG04),子课题负责人。

9,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比较视野下的大一统政治理论研究”(22AZZ001)。

 

已出版著作和待出版著作

《论语广义》,独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4年10月(拟于2025年上半年召开新书研讨会);

《杨慎学案》,独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19年5月;

《中国政治哲学史》,参与,撰写其中一章,彭永捷主编,人民出版社,2017年3月;

《千古奇文——千字文》,中州古籍出版社,2014年。

 

《文明与话语——文明论视野下的现代中国哲学话语生成与诠释》(30万字,已完成,待出版)

《政治哲学视域中的<白虎通义>研究》(25万字,已完成,即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A&HCI论文

1,《论阴阳五行的人性论构造与伦理生成》,《哲学与文化》(A&HCI),2024年第9期。

 

CSSCI论文

1,《论现代中国哲学的文化使命与汉语哲学的文化机制》,《人文杂志》(CSSCI),2024年第1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转载);

2,《论中西文明比较视野下中国诠释学建构的两条路向》,《哲学动态》(CSSCI),2023年第10期;

3,《圣人、君子与制度——以<中庸>之道为中心》,《社会科学战线》(CSSCI),2023年第8期;

4,《文明共识与近代经学观念兴替》,《中山大学学报》(CSSCI),2022年第6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转载);

5,《形上与本体的相逢——中国哲学形而上学建构的历史与问题》,《中国哲学史》(CSSCI),2022年第1期;

 

CSSCI扩展版论文

1,《订朱返经——论文宗杨慎的儒学面向》,《天府新论》(CSSCI扩),2022年第4期;

 

AMI核心及扩展

1,《汉代天帝信仰视域下的圣王与改制》,《中国政治学》(AMI),2023年第1辑;

 

国家级报纸文章

1,《<论语>中的君子与“不争”》,《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5月27日第4版。

 

其他学术论文

1,《元作为治统的本原与方法——董仲舒“元”论新解》,《衡水学院学报》,2021年第5期;

 

课程与教学项目

 

◆《经学专题研究》

◆《儒家经典选读》《先秦哲学》《汉唐哲学》

◆《汉字与中国文化》《宗教学导论》

 

◆承担中山大学教材建设类项目《论语广义》(批准号教务〔2021〕93号)

◆承担中山大学课程建设类项目《儒家经典选读》(教务〔2020〕72号)

◆“思政引领,通专结合,文化育人-探索哲学类通识教育课程建设”获得中山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