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平,湖北省通山县人,哲学博士,教授,美国南加州大学访问学者,2022年1月作为“百人计划”教授(学科带头人)引进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主要研究心灵哲学、认知科学哲学、知识论、元伦理学。
学习经历:
2005. 9-2008. 6 浙江大学哲学系,获外国哲学专业博士学位
2003. 9-2005. 7 浙江大学哲学系,获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硕士学位
1991. 9-1995. 7 北京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电工程专业,获本科学位
工作经历:
2022. 1- 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教授
2015. 9-2016. 9 美国南加州大学访问学者
2014. 9-2021. 12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
2010. 6-2014.8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
2008. 7-2010. 6 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博士后
主要论著:
(一)出版专著译著:
1. 《心灵与世界:一种知觉哲学的考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2. 《物理主义》,北京:华夏出版社,2014年。
(二)论文:
1. “社会认知的知识优先进路”,《自然辩证法通讯》,2021年第11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2年第1期;
2. “他心的达及问题与直接感知理论”,《哲学研究》,2021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外国哲学),2021年第7期;
3. “自动驾驶汽车的责任归属问题研究”,《学术前沿》,2021年02下;
4. “现象溢出与认知取用”,《山西大学学报》,2021年第1期;
5. “意识的注意图式理论”,《自然辩证法研究》,2020年第1期;
6. “认知渗透与新独断论”,《自然辩证法通讯》,2018年第8期;
7. “理由的多副面孔”,《山东大学学报》,2016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外国哲学),2016年第4期;
8. “知觉辩护的直接性与不可错性”,《学术月刊》,2015年第12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科学哲学),2016年第3期;
9. “意图与有意图的行动”,《自然辩证法通讯》,2015年第2期;
10. “科学论的认知转向:走向科学心理学”,《徐州工程大学学报》2014年第6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科学哲学),2015年第2期;
11. “概念论的合理性与限度”,《世界哲学》,2014年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外国哲学),2015年第2期;
12. “行动的理由”,《学术月刊》,2014年第4期;
13. “行动问题与行动的知觉理论”,《哲学研究》,2013年第12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外国哲学),2014年第3期;
14. “他心的直接感知理论”,《哲学研究》,2012年第9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外国哲学),2012年第12期;
15. “新独断论:一种新的知识辩护”,《学术月刊》,2012年第10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外国哲学),2013年第2期;
16. “知觉经验是否有表征内容”,《厦门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外国哲学),2012年第2期;
17. “Disjunctivism and Skepticism”, Frontiers of Philosophy, 2011, No. 3.
18. “心灵哲学中的意识与意向性”,《学术月刊》,2011年第3期;
19. “内容外在论与辩护内在论”,《世界哲学》,2011年3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外国哲学),2011年第7期
20. “所予的新神话?与唐热风商榷”,《自然辩证法通讯》,2011年第2期;
21. “第二自然的自然主义”,《哲学动态》,2009年第11期;
22. “怀疑论的新摩尔主义解决方案”,《自然研究法研究》,2009年第8期;
23. “思想实验的认识论问题”,《自然辩证法通讯》,2009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科学技术哲学),2009年第10期;
24. “概念内容与非概念内容”,《哲学研究》,2009年第9期;(1/2)
25. “错觉论证与析取论”,《哲学研究》,2008年第9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外国哲学),2009年第1期;(1/2)
26. “STS:从SSK到SEE”,《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年3月;(1/2)
27. “Cooperative Naturalism”, Frontiers of Philosophy, 2007, Vol. 2, No. 4. (1/2)
28. “协作的自然主义”,《自然辩证法通讯》,2006年8月;(1/2)
29. “无限主义:当代知识论的新视点”,《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年1月;
30. “社会建构论的三个思想渊源”,《科学学研究》,2005年10月;《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2006年第1期;(1/2)
31. “经验的现象特征与表征主义”,《中国分析哲学》,2009年;(1/2)
32. “状态意识的自然主义研究进路”,《语言与认知研究》,2007年4期;(1/2)
33. “工程中的技术决定和管理决定”,《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年8月;(2/2)
34. “学术资本主义与研究生创新能力”,《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第6期;(2/2)
35. “学术不端行为的模型化研究”,《科学学研究》,2007年2月;(2/2)
36.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工程哲学”,《浙江大学学报》,2005年9月;(2/2)
37. “合作研究及其认识论评价”,《科学学研究》,2004年10月。(2/2)
项目:
1.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人工意识的哲学问题研究”(2018年);
2.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个人同一性的本体论研究”(2018年);
3.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中后期元伦理的实践理性研究”(2019年);
4. 山东省本科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如何正确地思考——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提升研究与实践”(2016年);
5. 山东省社科重大项目“生态哲学研究”(2016年);
6. 国家社会科学青年基金“当代心灵哲学中的析取主义研究”(2010年)。
获奖:
1. “行动问题与行动的知觉理论”获山东省第三十三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9年);
2. “知觉辩护的直接性与不可错性”获山东省第三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17年);
3. “山东大学优秀教师”(2015年);
4. “山东大学我心目中的好导师”(2015年);
5. “他心的直接感知理论”获山东省第二十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4年)。
主讲课程:
心灵哲学、认知科学哲学、行动哲学、知觉哲学、心灵哲学专题、科学哲学、科学哲学专题
学术兼职:
《自然辩证法通讯》编委、中国科学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知识论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分析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维特根斯坦哲学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
联系方式:
waguter@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