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珠党群|珠海中大附中“百花讲堂”2025学年春季学期第四讲(总第64讲)回顾
4月18号下午,我系于珠海附中开展2024学年春季学期第四次百花讲堂活动。本次百花讲堂的主题是“南方海神如何守护珠海千年渔港”,由我系2023级本科生殷琴竹同学主讲。本次的主题围绕珠海地区的海神信仰与中国海神信仰的历史、新时代下海神信仰的新发展等多方面内容展开。
授课一开始,“珠海地区的信仰”题目就引起的同学们的兴趣。有同学忍不住提问:“海神信仰,是否就是四海龙王呢?”主讲人首先介绍了珠海地区的东澳岛信仰与渔女信仰,详细讲解了珠海地区海神信仰的起源与神话,给同学们留下了海神信仰的初步印象。
随后,主讲人通过联系初中课文《阿长与山海经》引入了中国古代最早的海神信仰——四海海神,由此课程进入到海神信仰历史介绍的环节。通过历史叙述,主讲人详细梳理了海神信仰的演变历史。海神信仰的发展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四海海神——四海龙王——地方性海神——新时代下的海神信仰。
在介绍完海神信仰的发展历程之后,主讲人抛出问题“为何海神信仰能够从古至今一直存在?”这一问题引发了热烈讨论,同学们积极举手发言,提出了许多有创意、有思考深度的观点。主讲人耐心倾听并给予同学们回应,现场的气氛热烈融洽。在热烈的讨论之后,主讲人对问题进行了收束,总结概括了海神信仰流传至今的五大原因。
课堂最后,主讲人与同学们一同讨论海神信仰的关系。同学们在认真聆听了课堂内容之后对此问题都有了自己的认识,纷纷给予回应。主讲人与同学们一起思考出了海神信仰的特点,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实用理性”这一概念。它体现出了中国人面对海神信仰时候的理性思考与实用主义考量,与西方的宗教思想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
本次课程不仅让中山大学附属中学的同学们对海神信仰、民间信仰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还激发了他们对哲学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与思考。从课堂开始到结束,同学们始终积极发言,与主讲人交流互动。相信同学们能以另外一种视角看待日常当中的生活、看到我们生活当中的文化现象,以更加理性和科学的头脑茁壮成长。
来源|哲珠新媒体
文稿|卢睿韬 殷琴竹
图片|卢睿韬
编辑|黄万豪
初审|韩珩 全洁
审核|许 丽
审核发布|屈琼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