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丨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哲学前沿问题讲座系列(第四讲):论早期中国的天人关系

论早期中国的天人关系

发布人:韩珩
主题
论早期中国的天人关系
活动时间
-
活动地址
珠海校区 海琴六号A486
主讲人
袁青 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副教授

 

主题

论早期中国的天人关系
 

主讲

袁青

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副教授

 

时间

2025年3月17日 8:55-11:50

 

地点

珠海校区

海琴六号A486

 

讲座简介

早期中国的天人观存在三种不同的类型:其一是《命训》的“大命”“小命”之分,虽然看起来是“分”,但其侧重点或说最终指向是“合”,目的是论证圣王教化和社会治理的合理性;其二是《畏天用身》《心是谓中》《穷达以时》等篇的“天人之分”是讲命运和人为的关系,其主旨是在承认有人力无法控制和把握的命运基础上,凸出人为的作用,尤其是《畏天用身》《心是谓中》两篇强调“心”的决定作用,凸显人在命运面前的主体性;其三是荀子的天人之分主要强调的是自然与人事各有各的职分,并认为人可以发挥“心”的功能“制天命而用之”,虽然他也有关于个人命运与人为努力的论述,但这不是其论述的重点。

来源|哲珠新媒体

海报|张秋帆

编辑|黎笑言

初审|韩 珩

审核|卢 毅

审核发布|屈琼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