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哲珠科技哲学论坛第二十讲: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存在论差异

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存在论差异

发布人:韩珩
主题
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存在论差异
活动时间
-
活动地址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 海琴六号A542室
主讲人
刘畅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
主持人
王华平 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教授

 

 

01

主题

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存在论差异

 

02

主讲

刘畅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

 

03

主持

王华平

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教授

 

04

评论

曾点

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

 

05

主办

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

 

06

时间

2024年11月15日

15:00-17:00

 

07

地点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

海琴六号A542室

 

主讲人简介

刘畅,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与认知科学交叉平台研究员。 研究方向: 形而上学,心灵哲学,行动哲学,语言哲学,维特根斯坦。

 

讲座内容简介

人工智能能否在真正意义上拥有感知、思维、理解的能力? 能否具有自我意识? 是否有资格被视作独立自主的意识主体并享有相应的权利? 如何看待人工智能威胁论? 人工智能终将取代人类成为智能发展的下一阶段,抑或终究只是人类手中的一件新的科技工具? ……这一系列疑问,成为近年来人工智能哲学反思的争议焦点。 本次讲座尝试从一个不同的角度切入这一组问题: 我们所处的自然宇宙中,人工智能占据怎样的存在论地位? 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是否存在根本差异? 而我们或许会发现,为解答这一问题,我们不得不回到对人类自身的反思: 人与人脑,哪个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主体? 是谁在行动,谁在感受,是谁拥有思维、意识的能力——我们,还是我们的大脑? 人的反应、人脑的反应与机器的反应,存在怎样的本质差别? 人类的理性、智能本身,又在我们的自然宇宙中处在什么样的位置?

 

来源|哲珠新媒体

海报|帅芃莲

编辑|黄万豪

初审|韩 珩

审核|卢 毅

审核发布|屈琼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