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中大哲学珠海论坛第107讲·机械伦理:如何从道德上教育机器人?

机械伦理: 如何从道德上教育机器人?

发布人:韩珩
主题
机械伦理: 如何从道德上教育机器人?
活动时间
-
活动地址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海琴6号A486室
主讲人
Michael Paroussis 希腊帕特雷大学哲学系 教授
主持人
叶斌 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 副教授

 

 

中大哲学珠海论坛第107讲

 

1

主办

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

2

主题

机械伦理: 如何从道德上教育机器人?

Mechanical Ethics: How to educate morally a robot?

3

主讲

Michael Paroussis

希腊帕特雷大学哲学系 教授

4

主持

叶斌

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 副教授

5

时间

2024年10月27日15:00

6

地点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海琴6号A486室

 

讲座简介

 

人工自主道德主体(AAMA)是指能够基于自身实际判断采取行动的硬件和/或软件系统。 在某种程度上,所有人工机械构造仅包含与其设计和构造相关的技术参数。 而人类则需要三个要素: 功能性身体的物质性、通过思考实现自我意识,以及对现实的感知能力。 人类的行为能力又需要三个不同的要素: 个性、自我意识和责任感。

人类生活则需要交流的主体间性、实际互动以及规范性良知,后者基于诸如自主性、尊严和自由等价值观。 人类通过教育实践获得所有这些能力。 AAMA的存在、行为能力和互动模式也是编程和学习的结果。 虽然与人类社会化相关的价值观的语义延伸仍然开放,但经历过道德教育的机器在处理现实时,其解释范围是有限的。

在当代技术伦理学中,是否应将真正的个性、自主性和责任感赋予机器人,以及所有形式的人工起源,仍是主要问题。

 

来源|哲珠新媒体

海报|帅芃莲

编辑|古泽林

初审|韩 珩

审核|卢 毅

审核发布|屈琼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