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丨“若海讲坛”系列讲座:第一人称视角:脑机接口中的行动感

第一人称视角:脑机接口中的行动感

发布人:韩珩
主题
第一人称视角:脑机接口中的行动感
活动时间
-
活动地址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海琴六号A542
主讲人
何 静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教授
主持人
王华平  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教授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若海讲坛”

 

繁荣珠海校区院系学科学术交融

推进珠海校区人才培养提质增效

 

 

 

题目

第一人称视角: 脑机接口中的行动感

主讲

何 静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教授

主持

王华平  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教授

评论

罗志达  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教授

主办

中山大学党委办公室

承办

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

中山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

时间

2024年5月6日  9:00

地点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海琴六号A542

 

主讲人简介

何静,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学术兴趣: 心智哲学、认知科学和社会认知。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上海社科基金多项; 获上海市哲学社会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出版专著2部,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中英文论文40余篇,多篇文章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以及《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讲座内容简介

 

脑机接口技术通过将大脑中的神经信号转化为控制外部设备的指令,从而实现从意图到行动的转化。 通过脑机接口技术而获得的行动体验与通过身体运动而实现的行动体验不尽相同,那么脑机接口技术通过意念控制外部设备而实现的行动力与通过身体运动达成的行动力在本质上相同吗? 换言之,我们如何理解这种融合了生物脑和机器智能的新型智能系统中所展现出来的行动力? 本讲座通过聚焦于现象学中关于行动感(sense of agency)与拥有感(sense of ownership)的区分,一方面对主体通过脑机接口技术而产生的行动的前反思(prereflective)维度进行描述,另一方面强调主体对行动力的经验和感受不仅涉及基本的对不同感官信号的整合,而且蕴含了更高阶的对第一人称意识体验的自我指称。 这样的探究不仅有助于我们认识到脑机接口技术中蕴藏着的深层次的认识论和伦理问题,而且有助于我们拓展甚至更新经典行动哲学中关于行动力的探究。

 

 

 

来源|哲珠新媒体

编辑|余沛冉

初审|韩 珩

审核|卢 毅

审核发布|屈琼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