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在哲珠丨我系开展2024学年春季学期2020级和2021级“思政第一课”讲授工作

发布人:韩珩

2020级和2021级“思政第一课”

为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深入学习宣讲习近平文化思想,提高本科生的政治与思想素养,2024年3月8日下午,哲学系(珠海)系主任陈建洪教授给2020级和2021级哲学专业本科生讲授“思政第一课”。

 

 

 

首先,陈建洪教授带领同学们共同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有关“如何传承与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文化建设的有关论述强调,中华文明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应在批判性继承的基础上,大力推动国际传播,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并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内涵作为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具体地、现实地提现到人类实践中去。其次,要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促进文化创新,以中华优秀文化铸造自身。

 

接着,陈建洪教授为同学们作了名为“何以归‘家’”的主题报告,为大家讲述了家文化的发展历史。 陈建洪教授根据中国、古希腊、犹太人等不同民族文化的视角阐释了“家”的内涵。 他指出,“家”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的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

 

 

 

随后,陈建洪教授介绍了几位知名学者对于“家”的概念的阐述。 张祥龙先生认为“家”是一种亲子观念; 孙向晨认为“家”是“亲亲”的体现,“孝”是“家”的核心;段义孚从地理角度将“家”总结为一种具有熟悉性、亲近性和中心性的空间; 费孝通从社会学角度认为“家”具有伸缩性、人为性和绵延性; 瞿同祖则认为家是一种经济、政治、法律和宗教单位。

 

最后,陈建洪教授讨论了现代家庭的观念。 五四时代的思想家指出,传统之家已经崩溃,现代的家庭观念往往受现代观念的影响。 但是,传统文化有关亲缘、亲族的观念,依然在深深地影响着我们。

 
 

来源|哲珠新媒体

编辑|霍雅萱

初审|韩 珩

审核|国 珈

审核发布|屈琼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