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我系叶斌副教授出版译著《笛卡尔论表征》

发布人:韩珩

书名:笛卡尔论表征

作者:[德]多米尼克·派勒

译者:叶斌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227858

 

内容简介:

    《笛卡尔论表征》主要针对笛卡尔哲学中的观念问题,尤其是由观念论而来的表征主义认识论(间接实在论)与直接实在论之争。

    《笛卡尔论表征》首部分,分析观念在笛卡尔哲学中的含义,与中世纪经院哲学中相关概念对比,并借助当代现象学的方法重新分析笛卡尔的观念概念。第二部分,对各类观念,如质料观念、非质料观念以及虚构的观念进行分析。第三部分,重释笛卡尔的真理观,同时也从意向性的观念视角解决了“笛卡尔循环”问题。

    《笛卡尔论表征》通过对观念的意向性解释,完成了对传统的笛卡尔认识论的颠覆。观念并不再是一种存在于思维者与外部世界之间的中介,相反,它具有的意向性使其更具有直接实在论的特性。观念并没有构成认知的障碍,也未成为一种“纱幕”。

 

目录

文献说明

导 论

第1节 出发点: 特洛伊木马?

第2节 研究的路径与结构

第3节 方法说明

第一部分 什么是表征性观念?

第4节 作为身体性与心灵性存在物的观念: 基础与问题

第5节 作为意向性思维动作的观念

第6节 图像与摹写

第7节 观念的双重规定: 动作与内容

第8节 动作与内容: 经院主义的讨论背景

第9节 结论与批判性评论

第二部分 表征性观念是如何形成的?

第10节 关于质料对象的观念: 身心互动问题

第11节 互动观点的后果

第12节 关于非质料的对象: 对本质的把握

第13节 关于虚构或者非正确被感知对象的观念

第14节 感觉与情感状态

第15节 结论与批判性评论

第三部分 如何通过表征性观念获得知识?

第16节 作为真理理论基础的观念论: 出发点与问题

第17节 真的观念与真的判断

第18节 作为真理原则的清楚与分明

第19节 真理原则的后果: 循环论证问题

第20节 结论与批判性评论

总 结

第21节 直接认识实在论或表征主义?

参考文献

索 引

人名索引

术语索引

译后记

 

作者简介:多米尼克·派勒(Dominik Perler),柏林洪堡大学哲学教授,柏林-勃兰登堡科学与人文学院成员。2004—2005年,任柏林科学高级研究所研究员;2010年,任罗马研究所研究员。2006年,被授予莱布尼茨奖(Gottfried-Wilhelm-Leibniz-Preis),曾任欧洲近代早期哲学学会主席和德国哲学学会主席。研究领域集中在中世纪和早期现代哲学,主要是心灵哲学、认识论和本体论领域。

 

译者简介:叶斌,弗莱堡大学哲学系博士,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百人计划”副教授。主要学术成果集中在近代哲学和科技伦理领域,尤其是笛卡尔哲学与人工智能伦理等方向。

 

校者简介

刘畅,弗莱堡大学哲学系博士,任教于南京大学哲学系,主要研究方向为现象学、心灵哲学和形而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