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中大珠海哲学论坛第一百讲·卢卡奇的费希特批评:历史语境与历史效应

卢卡奇的费希特批评: 历史语境与历史效应

发布人:韩珩
主题
卢卡奇的费希特批评: 历史语境与历史效应
活动时间
-
活动地址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海琴六号A486
主讲人
倪逸偲 浙江大学哲学学院  “新百人计划”研究员
主持人
钱  捷  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 教授

 

 

 

​01

时间

 

2024年1月6日9:00

 

 

 

02

地点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海琴六号A486

 

 

 

03

主讲

 

倪逸偲

浙江大学哲学学院  “新百人计划”研究员

 

 

 

04

主持

 

钱  捷 

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 教授

 

 

 

05

评议

 

冯子杰 

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 博士后

 

 

 

讲座主题                                  

卢卡奇的费希特批评: 历史语境与历史效应

 

讲座简介                                   

卢卡奇在1923年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将费希特的先验哲学视为近代主体性哲学的代表,并重点批评了后者实际上导致了世界的“非理性化”。 但从费希特本人的视角来看,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裂隙已经通过先验知识的“再生–生产”二重化机制得到克服,因而卢卡奇的这一批评并不成立。 卢卡奇的费希特批评有着独特的历史语境,受到了同时代新康德主义思想家拉斯克与路德宗神学家希尔施的强烈影响。 拉斯克与希尔施都指出世界的“非理性化”问题的实质在于个体性问题,而解决个体性问题的关键在于建构一种全新的历史哲学。 从这一角度看,卢卡奇的费希特批评中所错失的维度或许蕴含着一种全新历史哲学的可能性。

 

主讲人简介                                

倪逸偲,北京大学哲学博士,现任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新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德国古典哲学、近代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史基础。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与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各一项,获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22年)。 出版专著《前期谢林的先验存在论研究》(人民出版社,2023年),在《哲学研究》《学术月刊》与德国《现象学研究》、法国《现象学年鉴》等国内外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来源|哲珠新媒体

海报|陈怡乐

编辑|古泽林

初审|韩 珩

审核|卢 毅

审核发布|屈琼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