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若海讲坛(第2讲)“21世纪世界所面临的挑战与新时代大学生教育”回顾

发布人:韩珩
活动时间
-
活动地址
海琴六号C203

 

为深入落实学校“加强基础、促进交叉、尊重选择、卓越教学”十六字人才培养理念,繁荣珠海校区院系学科学术交融,推进珠海校区人才培养提质增效,在党委办公室的指导下,由哲学系(珠海)牵头,联合珠海校区各院系举办“若海讲坛”系列学术讲座。 每期将邀请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向校区同学分享不同学科的前沿研究及观点,使学生通过参与高水平学术讲座的浸润,逐步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提升学习力、思想力和行动力,实现全面发展,引领未来。

 

2023年5月14日上午10时,若海讲坛第二讲在海琴六号C203顺利举行,主讲人为联合国FAO水产资源专家、美国雪城大学副校长刘占江教授。 本期讲坛由海洋科学学院、哲学系(珠海)、“一带一路”研究院共同承办。 “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哲学系(珠海)主任陈建洪教授担任讲座主持人。 来自珠海校区各院系的师生聆听了讲座。

 

 

 

 

刘占江教授分别从“21世纪世界所面临的挑战”和“新时代大学生教育的趋势与思考”两个方面展开讲述。 首先讲述了21世纪人类所面临的各项挑战,包括食品安全、能源、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可持续性、人类健康、网络安全、政策困境和新的经济模式等。 除此之外,人类还面临着全球化与区域化、地缘政治动荡、技术飞跃式发展等其他挑战。

 

 

 

 

为了应对未来的挑战,刘教授以雪城大学对学生通用能力培养的要求为例,结合自身多年从事教育的经验出发,提出了对新时代大学生教育趋势的思考以及大学生应该要具备的素质。 刘教授认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教育具有以下几个趋势: 需要培养学生具备通用的能力素质、更加注重个性化的因材施教、加强跨学科学习、STEM教育与人文教育更加融合、注重互动式与体验式教学。

 

接着,刘教授提出了对21世纪大学生基本能力的期望。 他认为21世纪的大学生应该具备以下能力: 要制定切合实际的高目标、要知道自己未来想要做什么、要下苦功也要懂巧工、要掌握现代技术、要成为问题解决者、要成为好的沟通者、既要成为出色的领导者也要成为优秀的队员。

 

 

 

 

讲座的最后是提问环节。 同学们分别就如何能知道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做出合适的选择适应未来的发展、在大学学习中如何做好规划和研究方向选择、如何看待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等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刘教授认为,研判未来的趋势是很难的,大学生能做的是扎实基础学科的学习,只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在应对未来的发展与挑战中拥有足够的应对能力与改变赛道的韧性。

 

 

 

 

现场照片

 

 

来源|哲珠新媒体

文稿|尚余子铭

采风|尚余子铭

编辑|余沛冉

初审|韩 珩

审核|卢 毅

审核发布|屈琼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