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海·启航”哲学导学系列讲座第一讲:“同心圆”和“环形方”
“同心圆”和“环形方”
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若海·启航”哲学导学系列讲座坚持以“厚基础、宽口径、通识性”为导向,在哲学一级学科知识体系基础上,围绕美学、伦理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政治哲学、逻辑学、科学技术哲学等相关领域,邀请哲学系(珠海)10位专家学者,以讲座报告为主要形式,对哲学问题开展原创性学术解析。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哲学系(珠海)诚挚邀请各位师友学生缘聚“若海·启航”哲学导学系列学术盛宴。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对繁荣校园学术文化有所助益!
本系列首期讲座,将由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系主任陈建洪教授主讲。

“同心圆”和“环形方”
✦ +
+
讲座信息
时间:
2022年10月26日19:00
地点:
中山大学南校园锡昌堂801学术报告厅
主讲:
陈建洪 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教授
✦ +
+
内容摘要
费孝通先生用同心圆波纹结构来表示传统中国社会的差序格局,并用两个意象分别描述中国与西方的社会结构:西方的团体格局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中国的社会结构则是“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换句话说,中国传统社会关系是用同心圆波纹结构来描述的差序格局,西方的社会关系则是用柴捆结构来描述的团体格局。为了更好地把握和反思差序格局这一典范概念及其同心圆意象,需要探讨如何在古今之争和中外比较的框架下理解同心圆意象,也需要思考环形方对于理解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意义。
+ + + + + + + + + + +
特别提醒
在疫情防控方面,请现场参加人员严格遵守校园疫情防控各项要求,提前10分钟入场,全程佩戴好口罩,听从现场工作人员指引,有序入座。
讲座过程中,请尊重版权,勿以任何形式在未经许可的媒介传播。
+ + + + +
来源|哲珠新媒体
文稿|哲珠学工办
编辑|赵心雨
初审|黄丹萍
审核|卢 毅
审核发布|屈琼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