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研究生前沿讲座系列第十讲:如何哲学地理解同心圆意象?

如何哲学地理解同心圆意象?

发布人:韩珩
主题
如何哲学地理解同心圆意象?
活动时间
-
活动地址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海琴六号哲学系(珠海)A486会议室
主讲人
陈建洪 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教授

 

​题目:

如何哲学地理解同心圆意象?

主讲:

陈建洪  

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教授

主办:

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

时间:

2022年11月3日19:00

地点: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海琴六号哲学系(珠海)A486会议室

#

 

内容简介

 

  费孝通先生用以形象表达差序格局的同心圆波纹结构已经成为一个经典意象。 同心圆波纹结构的差序格局首先指向作为中国基层的乡下社会。 费孝通以乡土中国这个部分来缩影式地描述传统中国这个整体。 同心圆意象其实并非费孝通先生的独创意象,它曾以不同形式见于西方古代哲学典籍和现代研究文献。 与平面、静止和规则的同心圆意象相比,费孝通先生晚年引入了“场”的概念但未能展开。 时空引力场和相互作用的自我光锥意象可以更好地解释当代社会关系的立体、动态和变异结构。

 

 

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研究生前沿讲座系列介绍:

   本课程采取系列讲座形式,内容涉及哲学的不同学科方向和研究领域,邀请本系大部分教学科研人员参与,能够充分展示本系哲学学科的国际化、跨学科等优势与特色。 本课程旨在通过各位教师结合其新近研究成果,带领学生了解和探讨目前外国哲学、中国哲学、伦理学与政治哲学、美学、科技哲学、逻辑学等领域的经典问题与前沿动态,以丰富同学的专业知识,扩展同学的学术视野,培养同学的研究意识。

 

来源|哲珠新媒体

文稿|陈建洪

编辑|赵心雨

初审|黄丹萍

审核|卢 毅

审核发布|屈琼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