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与中外思想学术研讨会

稿件来源:哲学系(珠海) 发布人:韩珩

时间

2020年10月30日-11月2日

地点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

主办

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中山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

 

 

“家”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也是我们理解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近年来,“家”的问题在当代中国学界悄然成为一重要论题,而为了重新确立“家”在当代社会中应有的根本地位,重新认识“家”在当代文化语境下的重要价值,国内学界对于“家”的哲学思考也日益深入精微,并呈现出融汇中外、贯通古今的学术视野与研究趋向。本次会议将邀请国内学界一流学者围绕相关问题展开研讨。

 

 

 

“家与中外思想”学术研讨会日程

 

2020年10月30日  参会学者报到

 

2020年10月 31日

 

08:30–08:40 

开幕致辞 陈建洪 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教授、系主任

 

08:45

合影

 

09:00–10:20(第一场研讨) 

主持:陈少明(中山大学) 每位发言20分钟,集中讨论20分钟

1.孙向晨(复旦大学):亲亲:在同一与他者之间

2.程乐松(北京大学):洞见与鸿沟——《论家:个体与亲亲》与重建“家”的哲学

3.李  勇(武汉大学):家的哲学——解释还是辩护?

 

11:30–11:50(第二场研讨) 

主持:方朝晖(清华大学) 每位发言20分钟,集中讨论20分钟

1.陈  明(湘潭大学):家:文明论视域里的意义反思厘定

2.谭安奎(中山大学):关于“家”的哲学:存在论与伦理学之间的张力

3.温海明(中国人民大学):意哲学与当代作为比较哲学的中国哲学

 

15:00–16:20(第三场研讨) 

主持:张栋豪(《南开学报》编辑部) 每位发言20分钟,集中讨论20分钟

1.贝淡宁(山东大学):对以年龄为基础的家庭等级制的辩护————基于若干条件

2.方朝晖(清华大学):家哲学: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之争

3.陈建洪(中山大学):评儒“家”的当代复兴

 

16:30-17:50(第四场研讨) 

主持:程乐松(北京大学) 每位发言20分钟,集中讨论20分钟

1.问永宁(深圳大学):关于“家”的几个问题

2.汪  沛(复旦大学):孝顺的尴尬与慈爱的局限

3.王  堃(中山大学):“亲亲”的沉淀与个体的生成——儒家女性主义视野中的《论家:个体与亲亲》

 

2020年11月1日

09:00-10:40(第五场研讨) 

主持:孙向晨(复旦大学) 每位发言20分钟,集中讨论20分钟

1.彭  磊(中国人民大学):苏格拉底与家庭

2.葛耘娜(中国传媒大学):孟德斯鸠笔下的政体与家庭秩序

3.朱  刚(中山大学):何种筑造?谁在居住?——与海德格尔、列维纳斯一道思考筑造与居住的意义

4.卢  毅(中山大学):家的无意识结构与主体化功能——精神分析视角下的家情结

 

10:50-12:10(第六场研讨) 

主持:倪为国(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每位发言20分钟,集中讨论20分钟

1.余治平(上海交通大学):“亲亲”而“分封”:“天下共主”之成败

——公羊家政治哲学一个基本原则的使用与效果分析

2.赵妍妍(南京大学):家、同感与偏爱:一种同感式家庭的儒学解读

3.秦际明(中山大学):中国历史社会中的个体、家国与儒家伦理建构

 

15:30-17:30(第七场研讨) 

圆桌讨论,会议结束

 

17:30

会议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