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第二届全国设计哲学学术研讨会
面向人工智能时代的设计哲学和设计伦理
主办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工程哲学专业委员会
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
协办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联盟安全治理委员会专家委员会
中国科学院大学跨学科工程研究中心
西安交通大学社会工程研究中心
安徽大学哲学学院
中南大学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
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编辑部
议程
2025年5月24日上午
13:00-20:00 报到
19:00-22:00 讲座
刘永谋:智能社会的治理变革
地点:海琴六号A542
2025年5月24日上午
地点:海琴六号C103
8:30-9:00 开幕式、合影
主持人:潘恩荣(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
1. (8:30-8:40)叶斌(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副主任)
2. (8:40-8:50)李伯聪(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工程哲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3. (8:50-9:00)合影
9:00-11:00 大会主旨报告
主持人:王华平(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
1. (9:00-9:30)李伯聪:设计思维和时间
2.(9:30-10:00)Alfred Nordmann: Evolution and Design - On Human Progress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3. (10:00-10:30)古天龙:AIGC及其风险的技术治理
4. (10:30-11:00)潘恩荣:物哲学: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启蒙的哲学挑战与应对
11:10-12:20 主题报告
主持人:王大洲(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5. (11:10-11:30)张黎:伦理的感知:设计“善”的AI体验
6. (11:30-11:50)谢旭斌:数智时代“离身物”的设计哲学观
7. (11:50-12:10)张加美:“降临设计”方法论——基于强力意志的空间设计创作思考
8. (12:10-12:20) 讨论
2025年5月24日下午分组讨论
分会场1 工程设计哲学
地点:海琴六号A474
主持人:李秀波、周瑄
第一组:工程设计哲学
1. (14:00-14:20)杨小西 君子不器与设计座驾
2. (14:20-14:40)李秀波 论工程设计中的辩证运动
3. (14:40-15:00)李丽仙 空间站总体设计的工程哲学反思
4. (15:00-15:10)讨论
第二组:设计可解释性
1. (15:20-15:40)张劲松、徐育忠、朱吉虹 人工智能语境下的设计思维:历史比较与认知重构
2. (15:40-16:00)胡蝶 人工智能事后解释的正当性审视
3. (16:00-16:20)张越 政治美学语境下人工生命艺术创作局限性探讨
4. (16:20-16:30)讨论
第三组:机器人设计哲学
1. (16:40-17:00)张正清、申文昊 拟人化智能机器是同伴还是替代者?——从动物协作再看人机协作
2. (17:00-17:20)胡景谱 社交机器人的情绪价值及其限度
3. (17:20-17:40)周瑄、朱敏知 情感化依恋:陪伴型AI产品中的情感设计策略研究
4. (17:40-18:00)周瑄、罗丹妮 从技术赋能到伦理赋权:基于道德物化思想的家庭养老护理机器人设计研究
5. (18:00-18:10)讨论
分会场2 物哲学
地点:海琴六号A476
主持人:高云庭、高强
第一组:物哲学
1. (14:00-14:20)崔晓龙、丁欣烨 从“物”到“叙事场”:城市礼物文创设计的情感唤起机制与美学策略
2. (14:20-14:40)高强 物与治理——论马克思对“物”的分析
3. (14:40-15:00)周苑霖 预测隐私:一种数字技术人工物的状态与性质
4. (15:00-15:10)讨论
第二组:设计哲学
1. (15:20-15:40)夏梦、王峰 数智时代公共艺术的具身设计逻辑
2. (15:40-16:00)刘畅 实践认识论视域中的设计
3. (16:00-16:20)苏孝杰、龙洲 “形”“气”“神”范畴下的设计本质探究
4. (16:20-16:30)讨论
第三组:古典物思想
1. (16:40-17:00)刘英田、屈行甫 乡村作为栖居之地:艺术乡建中的家园重构与审美经验
2. (17:00-17:20)高云庭 《道德经》造物审美意蕴探析
3. (17:20-17:40)冯青、任瑞迪 以物观物:宋代隐逸文化下的造物设计思想研究
4. (17:40-18:00)郑林鹏、龙洲 东方造物哲学视阈下当代设计领域的人工智能运用
5. (18:00-18:10)讨论
分会场3 关系设计反思
地点:海琴六号A486
主持人:赖国伟、黄麟媛
第一组:空间设计哲学
1. (14:00-14:20)刘梦雨 虚实共生:元宇宙空间构建中的设计哲学思辨
2. (14:20-14:40)熊凯 实践哲学语境中的场所营造研究
3. (14:40-15:00)王妍 艺术生产中的“超空间”与“后人类”
4. (15:00-15:10)讨论
第二组:异化反思
1. (15:20-15:40)韩熙燕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设计哲学的重构:从遮蔽到解放的实践路径
2. (15:40-16:00)黄麟媛 人工智能时代的时间异化——基于普殊同社会批判理论的视角
3. (16:00-16:20)王羽洁 从异化到栖居——技术资本主义时代的设计批判与解放路径
4. (16:20-16:30)讨论
第三组:科技与设计教育
1. (16:40-17:00)陈琳 空间哲学视阈下的环境设计教育重塑
2. (17:00-17:20)邓梦婷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科技与生态:理论与实践的
3. (17:20-17:40)吴文越、余彤 “设计即哲学实践”:设计思维在教育中的哲学维度
4. (17:40-18:00)万茜婷、韩海燕 信息交互技术作为设计媒介的界定与反思
5. (18:00-18:10)讨论
分会场4 治理哲学
地点:海琴六号A350
主持人:张明春、王怡宁
第一组:艺术治理哲学
1. (14:00-14:20)张婕 从传统舞剧审美到大荧幕创作:电影《只此青绿》的人工智能与艺术融合创新
2. (14:20-14:40)姜豆豆、吴思佳 中国和玛雅神话中的月亮女神形象对比分析
3. (14:40-15:00)韩培、吕敬煌、张中 陶瓷装饰图案中的文化符号解读
4. (15:00-15:10)讨论
第二组:知识治理哲学
1. (15:20-15:40)代皓方 解构与共生:人工智能时代的“设计主体性”重塑
2. (15:40-16:00)闫玟豫 AI时代的知识合理性困境与知识民主
3. (16:00-16:20)刘星雨 人工智能驱动隐性知识共享变革
4. (16:20-16:30)讨论
第三组:人工智能治理哲学
1. (16:40-17:00)杨文宇 数据驱动的道德物化研究
2. (17:00-17:20)王怡宁 全局工作空间理论在人工意识设计中的难题
3. (17:20-17:40)张盈馨 后人类语境下的设计美学批判:AI伦理困境与艺术本体论的重思
4. (17:40-18:00)张明春、杨玲 设计的感性认知研究
5. (18:00-18:10)讨论
分会场5 多元设计哲学
地点:海琴六号A358
主持人:孙宗玲、赵绍印
第一组:管理设计哲学
1. (14:00-14:20)孙宗岭 “人伦”与“机伦”:从儒家五伦思想到中国特色人工智能伦理
2. (14:20-14:40)徐平华 “设计人”假设与“心本管理”
3. (14:40-15:00)赵绍印 过度包装:资本裹挟技术的一种悖论
4. (15:00-15:10)讨论
第二组:游戏设计哲学
1. (15:20-15:40)冯怡博 规训、强化与体验:游戏设计中伦理嵌入的三重机制
2. (15:40-16:00)徐祥卿 无限游戏的设计解构与行为伦理:有限与无限游戏理论的数字转译
3. (16:00-16:20)王莹莹 语言与人工智能心智实验设计
4. (16:20-16:30)讨论
第三组:艺术设计哲学
1. (16:40-17:00)孙晨芙、郭姜威 书法在地铁标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以西安地铁14号线为例
2. (17:00-17:20)蒋慧、王文青、刘晨曦 艺术哲学实践:人口较少民族节庆非遗动画设计之“物因素”探赜
3. (17:20-17:40)徐进毅、宋朋宇 空间魔法:折纸设计在空间可展开结构的应用与美学
4. (17:40-18:00)宋博医、张笑茹 民间手工艺的当代哲学主体价值表达——以聊城葫芦雕刻为例
5. (18:00-18:10)讨论
2025年5月25日上午
地点:海琴二号B101
8:30-10:00 主题报告
主持人:张卫(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
1. (8:30-9:00)刘永谋:智能革命与人类未来
2. (9:00-9:30)梁军:工程设计活动的主体系统及其价值博弈
3. (9:30-10:00)王大洲:设计实践与工程科学的共生演化——从发生学结构主义观点看
10:10-11:20 主题报告
主持人:梁军(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1. (10:10-10:30)王华平:从可朽计算看心灵上传
2. (10:30-10:50)张卫:“器”“术”“技”中的“礼”“道”“禅”——论中国古代设计思想的超越性
3. (10:50-11:10)王金柱:理解设计——一个身体现象学的观点
4. (11:10-11:20) 讨论
11:20-12:20 闭幕式
5. (11:20-11:50) 各小组汇报5分钟,共5组
6. (11:50-12:10) 总结
2025年5月25日下午
离会
来源|哲珠新媒体
海报|黄万豪
编辑|张玉如
初审|韩 珩
审核|卢 毅
审核发布|屈琼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