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南溟中国哲学讲堂第三十九讲:儒学的另一面——文翔凤的儒家宗教化思想

儒学的另一面——文翔凤的儒家宗教化思想

发布人:韩珩
主题
儒学的另一面——文翔凤的儒家宗教化思想
活动时间
-
活动地址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海琴六号A486会议室
主讲人
肖清和  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
主持人
邓联合  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教授

 

 

 

 

​壹

   / 题目

儒学的另一面——文翔凤的儒家宗教化思想

   / 主讲

肖清和  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

   / 主持

邓联合  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教授

   / 主办

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

   / 时间

2023年3月17日16:00开始

   / 地点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海琴六号哲学系(珠海)A486会议室

 

 

 

 

 

内容简介

 

文翔凤(1577-1642)为晚明儒家宗教化的代表人物之一。 文翔凤构建了以天(帝)为至高神,以神、鬼、精神为不灭实体,以天堂、地狱为实有的宗教体系。 文翔凤根据肖天程度而将人进行等级区分,认为孔子最肖天,是天之元子,从而提出事天、尊孔之口号。 文翔凤还认为事天必然要辟佛,因为佛教僭天而自大。 文翔凤儒家宗教化受到儒家传统的天人感应的思想影响,并借鉴了佛道教以及民间宗教。 本讲座在现有研究成果之上,对文翔凤的生平事迹、人际交往以及其儒家宗教化思想进行深入分析,并对现有成果进行厘清与更新。

 

 

主讲人简介

 

肖清和,安徽潜山人,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上海大学宗教与中国社会研究中心主任、美国洛杉矶基督教与中国研究中心副主任。 200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获学士学位; 2006年参加北京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联合博士培养计划,2009年分别获得北京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主要研究领域为明末清初天主教史、宗教哲学等。 曾赴香港中文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等学术机构参加学术研讨会与学术工作坊。 主持或参与国家社科基金多项,著有《天会与吾党: 明末清初天主教徒群体研究》(中华书局,2015),《天儒同异: 清初儒家基督徒研究》(上海大学出版社,2019)等,在海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书评、译文五十余篇,论文曾被《光明日报》以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曾获上海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来源|哲珠新媒体

文稿|邓联合

编辑|余沛冉

初审|黄丹萍

审核|卢 毅

审核发布|屈琼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