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座谈会:为什么要一“是”到底?

为什么要一“是”到底?

发布人:韩珩
主题
为什么要一“是”到底?
活动时间
-
活动地址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海琴六号A486会议室

 

 

 

主题

为什么要一“是”到底?

引言

【郑州大学哲学学院特聘首席教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

王 路     教授   

与谈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李建会     教授

 

【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

陈建洪     教授

钱 捷     教授

蔡祥元    教授

王华平     教授

王 轶     教授

卢 毅     副教授

罗志达     副教授

王 堃     副教授

秦际明     副教授

叶 斌     副教授  

主办

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

时间

2023年3月8日 10:00 开始

地点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海琴六号 A486 会议室

 

 

 

内容简介

 

   Being是西方哲学尤其是形而上学的核心概念。 如何正确理解和解释being这个概念及其相关问题,一直是备受当代哲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 结合逻辑与哲学的关系,王路教授坚持主张为什么应该在“是”的意义上翻译和理解,为什么应该把这样的翻译和理解贯彻始终。 他论证了,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甚至《圣经》都为这个观点提供了文本基础。 为什么应该在“是”的意义上理解相关的being? 如何回应相关批评意见? 如何更好地阐述和论证一“是”到底论的观点及其意义? 本次讨论会将围绕这王路教授的一“是”到底论,展开相关讨论和争辩,以期深化关于一“是”到底论的讨论,并呈现不同角度的理解与批评。

 

引言人简介

   王路 ,郑州大学哲学学院特聘首席教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逻辑研究室主任、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逻辑学会副会长、秘书长; 中国逻辑学会现代逻辑专业委员会主任; 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常务理事。 曾在德国、英国、美国、法国、荷兰等大学学习和访问研究。 主要著作有: 《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说》《弗雷格思想研究》《走进分析哲学》《逻辑的观念》《“是”与“真”——形而上学的基石》《逻辑基础》《逻辑与哲学》《寂寞求真》《读不懂的西方哲学》《解读〈存在与时间〉》《语言与世界》《一“是”到底论》《逻辑的起源》《逻辑的视野》等; 主要译著有: 《弗雷格哲学论著选辑》《算术 基础》《分析哲学的起源》《真之追求》《亚里士多德》《真与谓述》《思想与实在》《逻辑大全》《第一原理》《经院辩证法》《方法论导论》等。

 

 

 

来源 | 哲珠新媒体

编辑 | 王志远

初审 | 黄丹萍

审核 | 卢 毅

审核发布 | 屈琼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