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届现象学年会议程
现象学与未来思想

2022.12.2—2022.12.5
现象学与未来思想
第二十六届现象学年会议程
2022/12/3 星期六
上午
9:00-9:40
开幕式
腾讯会议:
823-238-105
主持人
蔡祥元
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教授
开幕致辞
陈建洪
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系主任,教授
张志伟
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哲学史学会理事长,教授
张 伟
中国现象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教授
10:00-12:00
主题演讲
腾讯会议:
823-238-105
主持人
方向红
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
主讲人
钱 捷 :
胡塞尔的本质还原与数学直觉主义
吴增定 :
论面向他者的主体性:尼采与列维纳斯
2022/12/3 星期六
下午
14:00-15:30
第一分会场
腾讯会议:
291-880-162
主持人
肖德生
广西大学哲学系教授
主讲人
靳希平 :
古希腊并不看好人——中大逸仙进阶课堂上的学习点滴
张 伟 :
现象学人类学如何可能?
王嘉新 :
先于世界的“感受性”何以可能?——反思亨利的极端化现象学
罗志达 :
生活世界与熟悉性——从卢曼到胡塞尔
14:00-15:30
第二分会场
腾讯会议:
545-677-617
主持人
王俊
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主讲人
王 恒 :
没有“存在”,“超越”何以可能——试论列维纳斯的伦理形而上学
张浩军 :
精神分析语境中的移情
李科林 :
现实的层次——巴赞电影理论中的存在主义
李红霞 :
存在论为何是一种“源始伦理学”?——以《关于人道主义的书信》为中心看海德格尔思想的伦理维度争论
14:00-15:30
第三分会场
腾讯会议:
646-600-305
主持人
赵猛
中国社科院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主讲人
杨庆峰 :
胡塞尔记忆哲学及其影响的衰减
曾 云 :
从形式的实践学到质料的实践学——论胡塞尔实践的本体论
周 兵 :
论胡塞尔后期现象学的科学哲学之疑难
罗海波 :
科学危机中危机——胡塞尔历史哲学再思考
14:00-15:30
第四分会场
腾讯会议:
525-738-630
主持人
高松
同济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主讲人
李章印 :
生存论作为把握人生整体之方法
张 柯 :
后期海德格尔论形式显示
段 超 :
从“上帝之死”到“宇宙之死”:休伯特·德雷福斯对元宇宙的现象学批判
马 飞 :
从科学奠基问题到科学本质之思——海德格尔对黑格尔“科学体系”的解释
14:00-15:30
第五分会场
腾讯会议:
383-894-175
主持人
李婷婷
商务印书馆哲社室编辑室主任
主讲人
吴 飞 :
作为性命节律的时空哲学
方向红 :
卦象与时空——从张祥龙先生的“时象”观谈起
温海明 :
祥龙老师对儒家心学哲学研究的推进
柯小刚 :
起兴的思想:张祥龙对孔子的现象学阐释
15:45-17:15
第一分会场
腾讯会议:
291-880-162
主持人
王恒
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主讲人
李云飞 :
胡塞尔与哲学传统
高 松 :
意义现象学如何超越意识能力的限制
李忠伟 :
现象学知识与可错性
Gutland :
对含义意向的现象学重审
15:45-17:15
第二分会场
腾讯会议:
545-677-617
主持人
李科林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
主讲人
周建漳 :
存在与真理——海德格尔真理论探详
谢裕伟 :
基础存在论时域中康德的直观概念疑难
贺 念 :
论尊严的存在论基础——重思海德格尔的康德伦理学批判
王鸿程 :
“本真共在”何以可能?——论列维纳斯对“共在”和“本真生存”的误解
15:45-17:15
第三分会场
腾讯会议:
646-600-305
主持人
张浩军
中国政法大学哲学系教授
主讲人
王 珅 :
关于现象学的一种历史的、方法的和问题的新洞见
毕 波 :
通往他者道路的起点——原真领域、唯我论领域以及本己身体的物体性表象
黄子明 :
从经验自我到具体自我——现象学先验自我的还原与构成
刘思言 :
贺麟新心学中的“直觉”——以其朱陆之辨为线索
15:45-17:15
第四分会场
腾讯会议:
525-738-630
主持人
李章印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
主讲人
王 俊 :
梅洛-庞蒂与海德格尔论儿童教育
胡 萨 :
现象学之于教育学的奠基性意义
韦永琼 :
追寻中国教育学的当下:当下本体论的视角
王务梅 :
主体间性与对话教育
15:45-17:15
第五分会场
腾讯会议:
383-894-175
主持人
朱刚
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
主讲人
黄启祥 :
张祥龙先生论荀孟之争
郑辟瑞 :
张祥龙的胡塞尔研究——回答意义现象学如何可能的问题
蔡祥元 :
天道现象学与巫史传统
蔡文菁 :
人间之美——张祥龙对美感体验的现象学研究
20:00
中国现象学专业委员会会议
2022/12/4 星期日
上午
9:00-10:30
第一分会场
腾讯会议:
291-880-162
主持人
张柯
贵州大学哲学系教授
主讲人
赵 猛 :
时间性与触发现象学
王鸿赫 :
“内在的感觉材料”纯粹是胡塞尔的理论臆构么,抑或确实存在?
何浩平 :
意识的透明性与反思型现象学
单 斌 :
常态、身体与视域——从胡塞尔与康吉莱姆的比较视野看
9:00-10:30
第二分会场
腾讯会议:
545-677-617
主持人
朱清华
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
主讲人
张云翼 :
海德格尔哲学中的“友爱”——一种共享式的共在
黄煜峰 :
Divination and Contemporaneity: Different Thoughts of Schleiermacher and Kierkegaard on Hermeneutics
王亚娟 :
对观象授时的现象学还原——由《淮南子·天文训》管窥古代天文学的理论基础
韦 思 :
何绍基书法“颤笔”审美现象研究
9:00-10:30
第三分会场
腾讯会议:
646-600-305
主持人
李忠伟
浙江大学哲学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
主讲人
冯潇屹 :
历史性的谱系——论胡塞尔的历史性概念
邢乃华 :
胡塞尔现象学中的科学与生活世界
刘博达 :
胡塞尔现象学中纯粹自我的明见性问题
张程业 :
在主体中遭遇超越——让·华尔与牟宗三的内在超越之思
9:00-10:30
第四分会场
腾讯会议:
525-738-630
主持人
李云飞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主讲人
丁笑飞 :
胡塞尔、海德格尔和马里翁对“我思”问题的反思和阐释
李明阳 :
陌己认识:表象论还是现实论?——以利普斯“代入感”理论为背景的考察
邵奇慧 :
先验态度还是存在内的意向性:梅洛-庞蒂现象身体的两条竞争性路径,及其理论框架的转变
杜佳慧 :
海德格尔科学思想对中国学者的影响——以陈嘉映先生的《哲学 科学 常识》为例
9:00-10:30
第五分会场
腾讯会议:
383-894-175
主持人
郑辟瑞
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
主讲人
李 旭 :
境域中的真意——张祥龙先生思生命的意义与真理
赵 炎 :
试论张祥龙先生的“构成边缘域”思想
张赛赛 :
张祥龙先生的《周易》诠释思想
祁 伟 :
张祥龙先生论非普遍主义——阅读《儒家哲学史讲演录》的一条线索
姜慧博 :
中国哲学研究范式初探
10:45-12:15
第一分会场
腾讯会议:
291-880-162
主持人
马迎辉
浙江大学哲学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
主讲人
潘建屯 :
本质直观:陈德草对描述现象学的阐释
奚颖瑞 :
《资本论》基本概念的一种现象学阐释
刘 畅 :
胡塞尔的“双面”心灵框架
刘 环 :
海德格尔现象学中的具身问题
10:45-12:15
第二分会场
腾讯会议:
545-677-617
主持人
任军
宁夏大学法学院教授
主讲人
张晋一 :
四合与八卦——从对世界的原初划分方式来看待海德格尔天地神人四合与《易经》八卦
朱清华 :
元存在论和海德格尔入世的尝试
彭正宇 :
从“我思”的肉身性看亨利现象学的彻底性
10:45-12:15
第三分会场
腾讯会议:
646-600-305
主持人
李朝东
西北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主讲人
杨文默 :
科学和艺术在认识论研究中的不同意义:比较梅洛-庞蒂与卢卡奇对条件反射学说的思考
戴思羽 :
空间、距离、边界:梅洛-庞蒂对塞尚绘画深度问题的现象学研究
崔昕昕 :
一种含混的伦理学是可能的吗?——萨特伦理学思想探析
赵桂梅 :
试论萨特基于现象学本体论对本真伦理学的理论建构——对其构建一种本真伦理学之可能性的探讨
10:45-12:15
第四分会场
腾讯会议:
525-738-630
主持人
刘未沫
《哲学研究》编辑部编辑
主讲人
赵瑜 :
自由、恶与存在——论海德格尔的谢林阐释
宋海洋 :
试析德国古典哲学为本体论所做的奠基及其对现象学的意义——来自质料与形式立场的考察
窦绪凯 :
论基弗的艺术创作对海德格尔后期思想的呈现与拓展——基于对基弗《四重整体》《七天宫》等作品的解读
2022/12/4 星期日
下午
14:30-16:30
大会报告
腾讯会议:
613-911-315
主持人
卢毅
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副教授
主讲人
朱 刚 :
何者哲学,如何导论?——张祥龙《中西印哲学导论》的“范式突破”
唐文明 :
反思现象学进路的儒学研究
16:30-17:00
闭幕式
腾讯会议:
613-911-315
主持人
罗志达
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副教授
闭幕致辞
蔡祥元
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教授
王 俊
中国现象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教授
下届主办方代表发言
来源|哲珠新媒体
编辑|于清扬
初审|韩 珩
审核|卢 毅
审核发布|屈琼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