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关于开展2017年“中国梦 广东情”社会实践活动暨中山大学第七届“博学笃行”社会调查报告大赛的通知

发布人:高级管理员

各校区(园)团工委、各二级单位团委(团总支):

       为紧密结合国家《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创新驱动发展,以学术引领学生,以科技促进成才,校团委决定开展2017年“中国梦 广东情”社会实践活动暨中山大学第七届“博学笃行”社会调查报告大赛。

       本次比赛同时也是2018年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专项资金(攀登计划专项资金)项目和2019年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哲学社会科学类作品的校内选拔赛。校团委将对个别优秀项目进行长期支持,并推荐至“挑战杯”的省赛、国赛。

 

一、活动主题

       中国梦,广东情

 

二、活动形式

       通过个案访谈、问卷调查、田野调查、现场采访、亲临实践等方式开展调研,撰写15000字以内的社会调查报告。

 

三、选题范围

       题目由参赛团队自主确定,可参考《历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哲学社会科学类获奖作品名单》(附件1)。

       调研对象既可以广东省为主,也可涉及全国各地。个案访谈得有一定深度,问卷调查应注重抽样的科学性,不鼓励使用网络问卷(除非研究特定问题)。

       鼓励以社团名义申报参赛,需结合社团自身宗旨选题;鼓励结合文科类本科生科研项目、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来开展;鼓励积极参与社科类导师的在研项目;鼓励结合调研结果发表论文。

       毕业论文、学位论文、已获第一至六届社会调查报告大赛立项的作品不得参赛。

 

四、参与对象

       中山大学全体在读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

 

五、活动流程

       (一)5月10日前:报名参赛。

      《中山大学“博学笃行”社会调查报告大赛团队报名表》(附件2)电子版于当天23:00前发至sysuinno@163.com,邮件命名为【队长姓名+《中山大学“博学笃行”社会调查报告大赛团队报名表》】,邮箱已设置自动回复;报名信息是通知参加培训会的依据,务必准确。

       (二)5月中旬:选题培训会。具体情况另行通知,请关注中山大学团委微信公众号。

       (三)5月28日前:联系社会实践地点,填报《中山大学“博学笃行”社会调查报告大赛立项申请书》(附件3),电子版于当天23:00前发至邮箱sysuinno@163.com,邮件命名为【博学笃行+队长姓名+项目名称】,邮箱已设置自动回复;纸质版(一式三份)于分组答辩前自行带到答辩地点,提前交付工作人员收集整理。 具体事项另行通知。

       (四)6月3、4日:各队伍进行分组答辩,确定立项项目、公布获资助团队名单。具体事项另行通知。

       (五)6月11日前:各队伍填写《中山大学社会实践团队队员个人责任书》,由校团委统一办理保险手续。

       (六)7月、8月:开展调研。

       (七)10月15日前:各团队提交社会调查报告。 提交方式另行通知,具体请参见青年时空网站。

       (八)10月下旬:邀请有关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对社会调查报告进行评审(评审指标参见附件4),并按评审成绩排序遴选出最优秀的12支队伍进行公开答辩。

       (九)11月18或19日:举行公开答辩。

 

六、资助办法

       拟立项资助100支团队,其中重点团队每支资助2000元,一般团队每支资助1000元。资助金额在决赛后统一拨付。不提交社会调查报告将取消资助资格。

       立项资助队伍可根据报名队伍数量进行调整,一般不超过报名队伍数量的60%。

 

七、奖励办法

       (一)获奖团队

       比赛评出社会调查报告特等奖1名,一等奖3名,二等奖8名,三等奖20名,其他为优胜奖。特等奖奖金5000元/名,一等奖奖金3000元/名,二等奖奖金1000元/名。

       进行公开答辩的12支队伍决逐特、一、二等奖,由答辩成绩决定。三等奖由书面评审成绩排序产生。

      (二)优秀指导教师

       比赛评出优秀指导教师1名,奖励特等奖获奖团队的指导教师,优秀指导教师每名奖金5000元。

 

八、承办单位:中山大学团委青年科技创新中心

    联系人:张旭  13719351002

              罗曜郁  18819252907

 

共青团中山大学委员会

2017年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