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系(珠海)2017年首届全国中学生暑期课堂|第二日
发布人:高级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7-07-31
充
实的开班日后,同学们迎来了暑期课堂的第二天。第二天的行程也同样丰富,既有充满挑战的作文考核,也有值得深思的学术讲座和中华白海豚科普基地的科研参观。傍晚,在参观完日月贝歌剧院及珠海渔女像后,暑期课堂的第二天圆满结束。

7月27日上午8点30分,作文考核正式开始。学员们在方寸白纸上挥斥方遒、激扬文字,展现自己的哲思学意,阐述自己对哲学问题的独特见解。
10点30分,学员们移步教学楼F303,聆听暑期哲学课堂系列讲座的第四讲“儒家文化与人格养成”。


主讲人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王堃副教授从《大学》的三纲领、八条目讲起,带领同学们思考传统儒家视域下的人格养成。王堃老师随后着重和同学们探讨了儒家重要的思想实验“攘羊”。如果真如儒家所要求的那样做到亲亲相隐,那么必然同公共领域的法律制度相悖。如“攘羊”乃至加强版的“鼓瞍杀人”中可以看到,在公领域的等级制度中所需的“信”与私领域的亲情往往矛盾。进一步的,王堃老师联系当代语境,宋儒在人伦领域亲情至上的要求,似乎是不可能的,因而儒学需要在当代完成一种再定位。讲座结束后,学员们也积极地参与讨论,就文本问题和处于古今交汇点他们应当如何立身向老师发问,想必收获颇多。
短暂休息后,下午2点30分,同学们一同前往淇澳岛,参观中华白海豚科普基地。中华白海豚作为同熊猫一样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非常需要走入大众的视线里,获得更充分的保护。同学们先后参观了展览大厅,了解中华白海豚的成长过程与保护要点,并观看了广东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在佛山拯救中华白海豚“老白”的纪录片。



图6. 大海边的学员们
至
此,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2017年首届全国中学生暑期哲学课堂已顺利进行两天。7月28日学员们还将参加面谈、结业仪式和素质拓展活动,继续在哲学系(珠海)的精彩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