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回顾|哲学系(珠海)顺利召开第二届全国设计哲学学术研讨会
加强人工智能时代的
设计哲学与设计伦理研究
——第二届全国设计哲学学术研讨会在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召开
Science Technolog
2025年5月23日至25日,“第二届全国设计哲学学术研讨会”于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建系十周年之际在珠海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工程哲学专业委员会与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联合主办,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联盟安全治理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大学跨学科工程研究中心、西安交通大学社会工程研究中心、安徽大学哲学学院、江南大学设计学院、中南大学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编辑部协办。
本次会议以“面向人工智能时代的设计哲学与设计伦理”为主题,致力于推动设计哲学与设计伦理的交叉发展,加强哲学与工程学、设计学、艺术学、人工智能等多领域之间的交叉融合与协同创新。会议由潘恩荣教授担任联络人,邀请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工程哲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李伯聪教授,国际技术哲学学会(SPT)候任主席、德国达姆施达特工业大学哲学研究所Alfred Nordmann教授,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暨南大学可信人工智能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古天龙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讲席教授刘永谋,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跨学科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大洲教授,安徽大学哲学院院长王金柱教授、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梁军教授、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张黎长聘教授,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中南大学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谢旭斌教授,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张卫教授,独立设计师张加美先生等,吸引了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南开大学、同济大学、厦门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内外诸高校与科研机构近百位来自哲学、设计学和艺术学、人工智能和工程学的学者与学生参会。
与会成员合影留念
大会开幕式由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潘恩荣教授主持。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副主任叶斌副教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工程哲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李伯聪教授分别致辞。
大会主旨报告分别于5月24日上午、25日上午进行。24日上午的大会主旨报告环节由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教授王华平、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王大洲担任主持,李伯聪教授、Alfred Nordmann教授、古天龙教授、潘恩荣教授、张黎教授、谢旭斌教授、张加美设计师分别作出报告;25日上午的大会主旨报告环节由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教授谢旭斌、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梁军担任主持,刘永谋教授、梁军教授、王大洲教授、王华平教授、张卫教授、王金柱教授分别作出报告。
本次大会共分为五个分会场,主题分别为工程设计哲学、物哲学、关系设计反思、治理哲学、多元设计哲学,由十五组、共四十五个学术报告和若干墙报汇报组成。
本次会议专门组织了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讲席教授刘永谋和国际技术哲学学会(SPT)候任主席Alfred Nordmann教授的讲座。中西方学者各个学科的学者,包括刘永谋教授、Alfred Nordmann教授、张黎教授、张卫教授、张加美设计师、卢锡雷工程师、王大洲教授、周瑄副教授、张劲松副教授和众多同学围绕设计的未来、哲学与科学、哲学与工程学、智能社会的治理等主题展开了深入激烈的讨论。
大会闭幕式在25日上午进行,由各个分会场主持人分别汇报各分会场、各个小组的讨论情况。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跨学科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大洲教授总结大会,给予本次会议高度评价。他指出,本次会议汇集工程界、哲学界、设计界和艺术界人士进行了跨学科对话,创意迭出、精彩纷呈、互动踊跃,标志着设计哲学研究达到了新的高度。随后,王大洲教授宣布第三届全国设计哲学学术研讨会将于安徽大学哲学院召开。
第二届全国设计哲学学术研讨会在热烈的讨论和深入的交流中圆满结束。在为期三天的会议中,与会专家学者深入探讨了面向人工智能时代的设计哲学与设计伦理议题。通过跨学科的交流与研讨,会议强化了设计哲学与工程学、设计学、艺术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交叉融合与协同创新。此次研讨会不仅对人工智能时代的设计哲学与设计伦理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为工程设计实践和艺术设计创作提供了新的灵感,同时为工程师和设计师的实践活动提供了对齐的思考与建议。
来源|哲珠新媒体
编辑|周泳洋
初审|韩 珩
审核|卢 毅
审核发布|屈琼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