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珠党群丨珠海中大附中“百花讲堂”2025学年春季学期第一讲回顾(总第61讲)

发布人:韩珩

​3月21日下午,我系于珠海中大附中开展2025学年春季学期第一次百花讲堂活动。本期百花讲堂以“从ChatGPT看人工智能的哲学困境”为主题,由22级本科生胡华哲同学担任主讲,温庐鸿、龚克、夏冰伶三位同学担任助教。活动通过“技术介绍—哲学思辨—追问与辩论”的层层递进,带领中大附中的同学们拨开AI的迷雾,对技术本身和人类的定位进行深刻的反思。 

 

课堂伊始,助教龚克结合ChatGPT的发展实际,简要介绍了有关人工智能的基础信息、训练方式、负面影响与未来的展望,不仅帮助同学们大致了解了人工智能,还通过讲述人工智能在文艺创作、科研、信息安全与失业问题等方面的产生的负面影响,启发了同学们的思考。

 

(助教龚克作开场介绍)

 

随后,助教温庐鸿借助生动形象、富有趣味的“梗图”,抛出了“人工智能在伦理问题中是否占有责任”、“人工智能能否取代人”、“人工智能的‘艺术创作’能否具有艺术价值”以及”AI能否发展出人类的思维”等问题,引发了同学们热烈的讨论与积极的回答。其中部分同学对AI发展出人类思维的看法较为乐观,而另外一部分同学对人工智能在艺术创造与职业选择方面产生的影响持有较为消极的态度与见解。

 

(同学们积极回答助教温庐鸿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主讲胡华哲介绍了苏格拉底、马克思等不同哲学家们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从哲学的视角为同学们的回答提供了富有启迪性的的支撑与补充,进一步点燃了同学们思维的火花,使同学们的思考更加深入与全面。在课程最后的辩论环节,一位思维活跃、颇有想法的同学与主讲者就“当AI在能力上超过人类时,我们应该感到喜悦还是应该感到悲哀”这一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双方对自己的论点进行了有力的论证,将这次课堂关于人工智能的哲学思考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同学们与主讲胡华哲展开激烈辩论)

 

本次课程以ChatGPT为切入点,不仅成功的引导同学们积极地思考人工智能时代下的伦理问题,还在此基础上拓展到对人的定位的思考。从课堂开始到结束,始终保持着十分热烈的讨论氛围,同学们的发言积极踊跃,争相与主讲人交流与互动。通过这堂短暂的哲学课,相信同学们可以拓展看待问题的视角,对生活葆有哲学性的敏锐。

 

愿哲思伴你同行!

 

来源|哲珠新媒体

文稿|夏冰伶

图片|温庐鸿、龚克、胡华哲

编辑|周泳洋

初审|韩珩 全洁

审核|许 丽

审核发布|屈琼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