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系(珠海)2024年总结(三)|访贤论哲 笃志奋进

发布人:韩珩

2024年度回顾

 

 

历“九”弥新,哲思涌动。哲学系(珠海)乘风御海,踏浪前行。

云程发轫赴山海,再踏层峰辟新天。

 

 

 

 

 

3

科研与学术交流

 2024 

 

 

科研成果

 

 

研究项目立项

2月,秦际明副教授主持的课题“《白虎通义》经学思想与汉代儒家社会建构研究”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24年度常规项目立项

 

7月,刘默博士主持的课题“带量化的动态认知逻辑研究”获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立项(青年基金项目)

 

7月,王轶教授主持的课题“基于加权模型的模态逻辑研究”获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立项(规划基金项目)

 

11月,刘默博士、赖国伟博士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6批面上资助

 

12月,唐诗韵博士主持的课题“笛卡尔因果性问题研究”获得2024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立项

 

12月,我系龚隽教授获202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因明大疏》集释与跨学科研究”子课题

 

 

3月28日,全球性信息分析公司爱思唯尔(Elsevier)正式发布了2023年度的“中国高被引学者(Highly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我系Itay Shani教授连续3年入选此榜单

 

 

 

 

著作出版

邓联合教授

老子研究:文本、思想与流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庄子哲学精神的渊源与酿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钟汉川教授

(译著)舍勒对康德伦理学的批判,商务印书馆

 

卢毅副教授

存在与结构:萨特、拉康与精神分析的法国转向,商务印书馆

(主编)精神分析与跨学科研究 (第一辑),商务印书馆

 

秦际明副教授

(教材)论语广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期刊论文发表

中文

陈建洪教授

无家的哲学与想家的儒学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24年第3期

论一种不历史的哲学及其教育意义

新文科教育研究,2024年第3期

 

钱捷教授

康德判断的量与量的范畴对应关系——一个发生学的破解

学术研究,2024年第11期

(第二作者:何珊珊)

 

罗志达教授

身体空间与儒家的“亲-疏”观念

现代哲学,2024年第2期

“我们”与集体意向性 ——基于共同行动和情绪共享的考察

哲学分析,2024年第2期

第一人称视角与他异性——批评与辩护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2024年第2期

生活世界与熟悉性  ——论卢曼对胡塞尔的批评

哲学研究,2024年第8期

 

蔡祥元教授

感通与现象学直观

现代哲学,2024年第3期

现象学与感性学的显现观比较——以张祥龙与泽尔的美学观为例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

技术主义还是人文主义——未来哲学的两个版本

社会科学战线,2024年第1期

独知能避免自欺吗?——康德哲学视域下的儒家诚意说

孔子研究,2024年第4期

走出时间的循环困境——德里达对海德格尔在场思想的再-解构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第34辑

 

杨震教授

剧场性:前卫还是回归?一个基于当代艺术的分析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

新本体、新物论、新感性:“气氛美学”的理论突破及其对电影美学的启发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24年第2期

 

郭峻赫教授

非支配审议: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性概念

四川大学学报(社会科学学报),2024年第4期

审慎领导力:马基雅维利《论李维》中的冲突思想

哲学评论,第33辑

(第二作者:彭锦涛)

 

王华平教授

认知保守主义评析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24年第2期

知觉理证的合取观

自然辩证法研究,2024年第6期

 

龚隽教授

《楞严经》与唐宋禅宗思想中的顿与渐

中国哲学史,2024年第6期

日本禅宗语录研究传统

世界宗教文化,2024年第5期

近代今文经学与佛学之交涉: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中心

世界宗教研究,2024年第8期

 

王轶教授

加权加标网络的稳定与平衡

逻辑学研究,2024年第4期

 

王堃副教授

六艺:诗、礼、乐回环的呈现与充实 ——马一浮的“诗性伦理”思想

中国诠释学,第23辑

荀子“诗性伦理”思想研究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

 

秦际明副教授

论阴阳五行的人性论构造与伦理生成

哲学与文化,第51卷第9期

论现代中国哲学的文化使命与 汉语哲学的文化机制

人文杂志,2024年第1期

 

袁青副教授

论安大简《仲尼曰》的思想主旨及其“慎独”思想

孔子研究,2024年第2期

论先秦儒家“慎独”的三种形态——以安大简《仲尼曰》的出土为契机

齐鲁学刊,2024年第6期

论清华简《参不韦》的文本特征及“德”“刑”“中”等观念

中国哲学史,2024年第 5 期

论子产思想为黄老道家的先声——以清华简《子产》的面世为契机

哲学研究,2024年第3期

 

袁永锋副教授

集合论悖论的哲学阐释新探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

 

叶斌副教授

新文科背景下的哲学通识课程建设研讨会综述

通识教育评论,2024年第1期

(第二作者:全洁)

 

卢毅副教授

自由、共在与责任 ——法国存在主义与精神分析视域下的伦理主体

伦理学研究,2024年第5期

资本主义、新教伦理与现代症状——现代资本主义批判的一种多元视角整合

哲学研究,2024年第5期

 

段重阳副教授

人性论与历史哲学的形而上学基础——以牟宗三哲学为例

孔子研究,2024年第5期

 

萧浩健助理教授

点、区间与含数字句子真值

逻辑学研究,2024年第5期

 

赖国伟博士后

知识的价值:索萨与扎格泽博斯基对美诺问题的解释方案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24年第5期

 

董俊博士后

何种先天条件? ——一项拆解《既给予》中马里翁对胡塞尔之批评的尝试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

 

李晓帆博士后

论先秦时期的民学

光明日报,2024年08月31日,11版

 

褚国锋博士后

明代道教字书《经史通用古今直音》考

海峡人文学刊,2024年第2期

清代无锡道士荣涟的诗画传承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

《慈悲普济天医宝卷》考述

道学研究,2024年第2期

 

外文

Itay Shani教授

Pure Consciousness as the Ground of the Given: Or, why there is no Perception without Background Reception. In Is Subjectless Consciousness Possible?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陈锦盛助理教授

Bisimulation between base argumentation and premise-conclusion argumentation(《基论辩系统和前提-结论论辩系统的双模拟研究》)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学术交流

 

2024年,我系共举办了中英文各类讲座会议共计69场,其中学术研讨会19场、学术讲座50场,点击下方蓝字查看相关推送:

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2024年度学术会议与讲座一览

 

学术研讨会

5月10日-12日

哲学何为:中西哲学与思想的未来 ——面向未来的思想高端论坛暨“跨文化与未来思想”工作坊第四期

6月21日-23日

同感与世界的客观性——“跨文化与未来思想”工作坊第五期议程

6月28日

哲珠学术沙龙(第八期):哲学与文化语境下的身与心

6月29日

逸仙哲学论坛第三期:当代哲学研究前沿与探新

7月12-14日

面向未来的儒学——“跨文化与未来思想”工作坊第六期

9月4日-6日

南溟中国哲学论坛:第十一届经史传统与中国思想学术论坛——诗学中的政治与伦理

9月20日-22日

跨文化视域下的政治哲学与伦理学:研究生全英课程建设圆桌会议会议议程

9月20日-22日

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第五届博士生学术论坛:哲学语境与跨学科视角下的古典与现代

9月21日-23日

通识教育与政治哲学课程研讨会

10月25日-28日

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哲学工作坊会议

11月2-3日

面向未来的思想论坛:“现象学与情感生活”国际研讨会

11月15日-17日

认知科学前沿问题系列工作坊之设计哲学交叉学科论坛:人工智能时代的技术哲学知识转向与设计哲学探新

11月15日

“中国轴心时期的连续与突破”学术沙龙

11月22-25日

跨文化视角下的政治哲学研究:全英课程建设圆桌会议

11月23-24日

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与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2024年年会

11月29日-12月1日

认知哲学前沿问题系列工作坊:Mind, Powers, and Agency

11月29日-12月1日

文物的哲学研究与技术治理工作坊

11月30日

南溟中国哲学论坛:“道家哲学的自由精神”对谈

25年1月10日

哲珠学术沙龙(第九期):出走的决心——个体与家庭的传统定位与当代困境

 

 

中大珠海哲学论坛

5月16日:第102讲

全球气候治理视域下的全球气候正义:原则、争论与展望

主讲人:杨通进 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5月23日:第103讲

维特根斯坦与他心难题

主讲人:李国山 南开大学哲学院教授

5月24日:第104讲

论谢林对康德自由理论的推进

主讲人:王建军 南开大学哲学院外国哲学教授

6月12日:第105讲

康德与公共法权的证成

主讲人:卞绍斌 东南大学哲学与科学系教授

6月28日:第106讲

梅纳·德·比朗论统觉与自我

主讲人:贾江鸿 南开大学哲学院教授

10月27日:第107讲

机械伦理:如何从道德上教育机器人?

主讲人:Michael Paroussis 希腊帕特雷大学哲学系教授

11月4日:第108讲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宗教学

主讲人:李建欣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博导

11月25日:第110讲

中国的西方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

主讲人:冯俊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教授

 

 

政治哲学工作坊

3月18日:第五十八讲

人民权力与宪制悖论

主讲人:Philip PETTIT 普林斯顿大学政治学系劳伦斯·洛克菲勒教授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哲学系杰出教授

3月27日:第五十九讲

自由主义:两次冷战之间

主讲人:Samuel MOYN 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

4月25日:第六十讲

马基雅维利论古罗马与被征服的时代

主讲人:Vickie SULLIVAN 塔夫茨大学政治学系教授

5月24日:第六十一讲

自然法与人为法之间:韩非子的法治思想

主讲人:白彤东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6月13日:第六十二讲

危机应对中的虚假信息

主讲人:Stephen MACEDO  普林斯顿大学政治学系教授

9月26日:第六十三讲

柏拉图和G. E. 摩尔论善和他者的善

主讲人:Christopher BOBONICH 斯坦福大学哲学系教授

10月10日:第六十四讲

政治家是什么

主讲人:Steven SMITH 耶鲁大学政治学系教授

11月14日:第六十五讲

论团结之价值

主讲人:Andrea SANGIOVANNI 伦敦国王学院哲学系教授

12月5日:第六十六讲

狮子和狐狸——新君主的特质与色诺芬和普鲁塔克的影响

主讲人:Giovanni GIORGINI 博洛尼亚大学政治与社会科学系教授

 

 

比较哲学工作坊

3月13日:第四十一讲

《老子》及其在早期中国哲学的影响

主讲人:Tao JIANG 罗格斯大学宗教系和哲学系教授

4月4日:第四十二讲

儒家公民身份与伦理德性

主讲人:Stephen ANGLE 卫斯理安大学哲学系教授

5月17日:第四十三讲

当代儒家哲学研究的与时俱进

主讲人:Chenyang LI(李晨阳)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哲学系教授

9月20日:第四十四讲

惩罚或治疗?——一种儒家刑事正义观念

主讲人:Yong HUANG 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教授

10月17日:第四十五讲

如何不正名:孔子论语言哲学

主讲:Bryan W. VAN NORDEN 瓦萨学院哲学系哲学教授

12月19日:第四十六讲

早期日本社会主义的地形:大杉荣和他的时代

主讲人:Naoyuki UMEMORI 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

 

 

全球正义讲座系列

6月19日:第三十八讲

另一个马基雅维利

主讲人:Christopher Lynch 密苏里州立大学政治学系教授,系主任

11月20日:第三十九讲

重塑中国的世界主义

主讲人:Shuchen XIANG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

 

 

南溟中国哲学讲堂

3月27日:第四十二讲

道理政治:一种中国的古典政治现实主义

主讲人:宋洪兵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

10月12日:第四十三讲

由出土文献重审“慎独”与“乐群”

主讲人:张丰乾 西安外事学院教授

11月6日:第四十四讲

重探中国哲学的起源与形成

主讲人:郭沂 韩国首尔大学哲学系教授

 

 

说知逻辑讲堂

5月19日:第十四讲

含例邻域逻辑的插值性质

主讲人:俞珺华 清华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哲珠科技哲学论坛

3月22日:第十四讲

意识的变更状态与心身问题

主讲人:王帅翔 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后

4月26日:第十五讲

新动物主义

主讲人:Nicholas Rimell 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助理教授

4月26日:第十六讲

康德的科学哲学观念

主讲人:Jure Zovko 克罗地亚扎达尔大学哲学教授

5月17日:第十七讲

实践知识与实践三段论的形式

主讲人:唐热风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5月31日:第十八讲

The Self is A Substance

主讲人:Ivan V. Ivanov 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

9月27日:第十九讲

What a Powerful World

主讲人:Andrea Roselli 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

11月15日:第二十讲

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存在论差异

主讲人:刘畅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

11月29日:第二十一讲

利他性的进化与合作的起源

主讲人:赵斌 山西大学教授

12月5日:第二十二讲

人工意识必由之路:哲学技术化原理及技术实现

主讲人:段玉聪 海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

 

 

“若海•启航”哲学导学系列讲座

3月28日:第4讲

艺术不是“什么”:理解艺术的六个路径

主讲人:杨震 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副教授

4月25日:第5讲

伦理上的“真”与“好”

主讲人:钟汉川 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教授

 

 

若海讲坛

3月29日:第二十九讲

认知价值一元论:挑战与辩护

主讲人:方红庆 上海财经大学哲学系 教授

5月6日:第三十三讲

第一人称视角:脑机接口中的行动

主讲人:何静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6月14日:第四十讲

论变老的现象学:超越第一人称视角

主讲人:Søren Harnow Klausen 南丹麦大学媒体、设计、教育与认知系教授

9月27日:四十三讲

超越论性,现象性,生成性

主讲人:Alexander Schnell 德国伍珀塔尔大学教授

11月1日:第四十七讲

田边元的中介理论:及其对当代哲学和科学的启示

主讲人:Shigeru Taguchi 日本北海道大学教授

11月8日:第四十八讲

英美知识论是普遍性知识论吗?

主讲人:曹剑波 厦门大学哲学系教授

11月24日:五十七讲

脑机接口研究面临的挑战

主讲人:周程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11月26日:第五十九讲

哲学的当代使命

主讲人:成素梅 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二级教授

 

 

特色讲座

6月14日:

“以歌曲之法歌词”—— 昆曲清工与唐宋词的昆唱

主讲人:

周秦 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

周南 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讲师

 

 

 

 

来源 | 哲珠新媒体

编辑 | 王志远

初审 | 韩 珩

审核 | 许丽 卢毅

审核发布 | 屈琼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