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回顾丨研究生全英课程建设圆桌会议纪要
2024年9月20日至22日,由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举办的“ 跨文化视域下的政治哲学与伦理学:
来自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的段德敏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的韩子奇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的刘玮教授、武汉大学哲学学院的李勇教授和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的陈建洪教授、郭峻赫教授和陆梓超博士后出席了会议。

与会学者会场合影,从左至右分别为陆梓超、段德敏、李勇、陈建洪、郭峻赫、韩子奇、刘玮
会议由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的陆梓超博士主持,他介绍了本次会议的宗旨,即建设政治哲学和伦理学专业方向的研究生全英课程。

陈建洪系主任致辞
会议正式开始后,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的郭峻赫教授首先做了题为 《跨文化全英研究生课程的构建》 ( Building Cross-Cultural Graduate Curriculum Mediated in English )的报告。
郭峻赫教授介绍了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全英课程建设的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并在借鉴其他高校经验的基础上,尤其是新加坡高校的成功经验,对未来研究生全英课程的建设提出了针对性的思考和展望。

郭峻赫教授发言
中国人民大学的刘玮教授的报告题目是 《西方古典政治哲学与伦理学研究生课程建构》 。
刘玮教授指出,西方古典政治哲学与伦理学为两千余年的西方思想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贡献了持久的问题。

刘玮教授发言
武汉大学的李勇教授的报告题目是 《比较政治哲学及其教学大纲》 。
李勇教授认为,规范性的理念、文本和历史是比较政治哲学研究的三个组成部分。

李勇教授发言
北京大学的段德敏副教授的报告题目是 《以中国为本位的政治哲学国际化视野》 。
段德敏副教授认为,政治哲学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学科传统,在中外政治思想交汇处为政治学、哲学、法学等多个学科领域贡献研究成果和思想资源。

段德敏教授发言
北京师范大学的韩子奇教授的报告题目是 《珠海校区国际留学生招生政策探 讨》 。
韩子奇教授认为,不论在文化上、经济上、或地理上,珠海是拥有丰厚的资源去吸引国际留学生。

韩子奇教授发言
来源|哲珠新媒体
文稿|汤少威 杜陈
编辑|古泽林
初审|韩 珩
审核|卢 毅
审核发布|屈琼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