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回顾丨研究生全英课程建设圆桌会议纪要

发布人:韩珩

 

 

 

 

 

 

 

 

 

 

 

 

 

 

 

 

 

2024年9月20日至22日,由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举办的“ 跨文化视域下的政治哲学与伦理学: 研究生全英课程建设圆桌会议 ”在珠海顺利召开。

 

来自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的段德敏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的韩子奇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的刘玮教授、武汉大学哲学学院的李勇教授和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的陈建洪教授、郭峻赫教授和陆梓超博士后出席了会议。

与会学者会场合影,从左至右分别为陆梓超、段德敏、李勇、陈建洪、郭峻赫、韩子奇、刘玮

 

 

 

 

 

 

 

 

 

 

 

 

 

 

1

 

 

 

 

 

 

 

 

 

 

 

 

 

 

会议由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的陆梓超博士主持,他介绍了本次会议的宗旨,即建设政治哲学和伦理学专业方向的研究生全英课程。 随后,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系主任陈建洪教授致辞,并对与会学者们表示了欢迎。

 

陈建洪系主任致辞

 

 

 

 

 

 

 

 

 

 

 

 

 

 

 

2

 

 

 

 

 

 

 

 

 

 

 

 

 

 

会议正式开始后,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的郭峻赫教授首先做了题为 《跨文化全英研究生课程的构建》 Building Cross-Cultural Graduate Curriculum Mediated in English )的报告。

 

郭峻赫教授介绍了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全英课程建设的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并在借鉴其他高校经验的基础上,尤其是新加坡高校的成功经验,对未来研究生全英课程的建设提出了针对性的思考和展望。 这些展望包括建立跨文化全英课程的模块化体系、制定有效的国际留学生招生政策,推进全英工作坊的建设和增进学者之间的有效合作等。

 

郭峻赫教授发言

 

 

 

 

 

 

 

 

 

 

 

 

 

 

 

3

 

 

 

 

 

 

 

 

 

 

 

 

 

 

中国人民大学的刘玮教授的报告题目是 《西方古典政治哲学与伦理学研究生课程建构》

 

刘玮教授指出,西方古典政治哲学与伦理学为两千余年的西方思想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贡献了持久的问题。 政体、法律、自由,幸福、德性、快乐等概念依然是当今政治哲学与伦理学探讨的核心概念。 刘玮教授认为,构建研究生政治哲学与伦理学的英文项目,离不开西方古典政治哲学与伦理学思想史的训练,如何在当代语境下更好地理解、吸收、利用古典思想中的有益要素,始终是课程建设者绕不开的重要议题。

 

刘玮教授发言

 

 

 

 

 

 

 

 

 

 

 

 

 

 

 

4

 

 

 

 

 

 

 

 

 

 

 

 

 

 

武汉大学的李勇教授的报告题目是 《比较政治哲学及其教学大纲》

 

李勇教授认为,规范性的理念、文本和历史是比较政治哲学研究的三个组成部分。 规范性的理念包括平等、正义、自由、民主和其他的现代价值。 文本指称政治哲学中的各种经典文献,尤其是非西方传统中的文献。 历史是规范性理念和文本所处的具体情境。 他指出,关于这三个组成部分,有两个相关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元伦理学的: 规范性的理念是普遍的还是相对的。 如果它们是普遍的,那么文本和历史就不是特别相关。 如果它们是相对的,那么文本和历史对于揭示这些理念的独特性就是至关重要的。 第二个问题是方法论的: 即使规范性理念是多元的,那么在规范性理念、文本和历史之间是否应该有平衡。 如果可以分别处理,我们便可以只关注规范性理念; 如果不能,那么对规范性理念的研究,必须依赖经典文本和历史情境。

 

李勇教授发言

 

 

 

 

 

 

 

 

 

 

 

 

 

 

 

5

 

 

 

 

 

 

 

 

 

 

 

 

 

 

北京大学的段德敏副教授的报告题目是 《以中国为本位的政治哲学国际化视野》

 

段德敏副教授认为,政治哲学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学科传统,在中外政治思想交汇处为政治学、哲学、法学等多个学科领域贡献研究成果和思想资源。 在21世纪的时代大问题和理论现实争论面前,“政治哲学在中国”需要以中国为本位,探索政治哲学国际化的新道路,在为政治哲学的传统议题提供新思考的同时,以新的世界与中国经验为基础提出新问题。

 

段德敏教授发言

 

 

 

 

 

 

 

 

 

 

 

 

 

 

 

6

 

 

 

 

 

 

 

 

 

 

 

 

 

 

北京师范大学的韩子奇教授的报告题目是 《珠海校区国际留学生招生政策探 讨》

 

韩子奇教授认为,不论在文化上、经济上、或地理上,珠海是拥有丰厚的资源去吸引国际留学生。 首先,珠海是南越和岭南文化的发祥地,充满着物资与非物资文化遗产。 第二,珠海是珠三角大湾区的一部分,过去三十年来经济飞跃地发展,见证了广东地区的繁荣昌盛。 第三,珠海毗邻香港和澳门,进出国门比较方便。 可是直到今天,来珠海就学的国际留学生数量仍然不容乐观。 基于此,韩子奇教授认为,国际留学生的招生政策重点应放在全球非中心经济区区域。

 

韩子奇教授发言

 

 

 

 

 

 

 

 

 

 

 

 

 

 

 

 

圆桌会议闭幕式由郭峻赫教授主持。 郭峻赫教授总结了本次圆桌会议的缘起和内容,认为 建设跨文化的政治哲学与伦理学全英研究生课程将不仅有助于增进学生对政治哲学和伦理学的学习与理解,还能够提升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最后,圆桌会议在与会者的掌声中落幕。

 

 

 

来源|哲珠新媒体

文稿|汤少威 杜陈

编辑|古泽林

初审|韩 珩

审核|卢 毅

审核发布|屈琼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