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我系罗志达教授发表文章:“我们”与集体意向性 ——基于共同行动和情绪共享的考察

发布人:韩珩

 

​《哲学分析》2024年第2期

目录

 

 

基本信息

 

 

“我们”与集体意向性

——基于共同行动和情绪共享的考察

 

摘要 分析哲学关于集体意向性有三种主流进路: 布拉特曼的“对象进路”、吉尔伯特的“主体进路”,以及塞尔的“我们模式”进路。 这些进路各自隐含着困难,也遭到系统的挑战。 现象学关于集体意向性的最新方案,特别是扎哈维的“第二人称参与”和施密德的“复数自身觉知”理论,从传统对共同行动的关注,转向对情绪共享等社会现象的研究,拓展了社会本体论的研究范围及其涉及的更为基础的“相互隶属感”。

 

关键词 共同行动; 情绪共享; 我们; 集体意向性

 

作者 罗志达,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教授。

 

 

作者简介

 

 

 

 

罗志达,博士毕业于哥本哈根大学,现任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教授,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为欧陆哲学,侧重于胡塞尔现象学与现象学传统内部的争论,以及与当代认知科学,心灵哲学的交叉研究。 在Journal of the British Society for Phenomenology, Husserl Studies, Continental Philosophy Review以及《哲学研究》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著有《胡塞尔同感现象学研究》(2022)、译著《现象学的心灵》(2023)。

 

正文

 

 

 

 

 

 

 

 

 

 

 

 

 

 

 

来源|哲珠新媒体

编辑|赵心雨

初审|韩 珩

审核|卢 毅

审核发布|屈琼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