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物理主义”主张: (1)任何心理状态都殊型同一于或“构成性地奠基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状态; (2)任何心理过程都殊型同一于或‘构成性地奠基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动力学过程。 王帅翔博士认为,神经物理主义蕴涵“心理神经同构性” (psychoneural isomorphism),即任何意识状态都必定与其神经相关物(neuro correlates)在结构上相似,但神经科学中关于意识变更状态的研究表明,存在一些意识状态与其神经相关物不同构,这构成了对于神经物理主义的一个有力的反驳。
意识变更状态就是意识异常状态。 王帅翔博士援引了神经科学中关于两类意识变更状态的研究,分别关于清醒梦与神秘体验。 清醒梦是一种独特的做梦体验: 在清醒梦中做梦者能够意识到自己在做梦,并且部分个体可以对自己的梦境施以控制。 清醒梦具有不确定、非恒常的现象学特征。 但关于清醒梦的电生理学和神经影像研究表明,相对于非清醒睡眠,清醒梦伴随着不同脑区功能连接性的明显增强以及涉及高级认知功能的神经活动的加强。 根据“熵脑假说”,这意味着大脑神经活动的确定性增强。 这说明清醒梦与其神经相关物在结构特征上不同构。 类似地,在神秘体验的现象学特征与神经相关物研究的对照中,也可以看到类似的不同构性: 神秘体验有着极其确定的现象特征,但其所对应的神经相关物却体现出较高的不确定性。 由此,王帅翔博士认为,神经物理主义面临错配问题。 他设想了物理主义者可能提出的四类回应,并试图说明这些回应为何并不成功。
王帅翔博士认为,与神经物理主义相比,宇观泛心论的一个版本,即生成一元论,能为上述现象提供满意的解释,因此可以作为一种替代形而上学。 他借助了心理学中的多重人格理论来说明生成一元论的主张,并解释了为什么生成一元论可以解释清醒梦与神秘体验与其神经相关物的结构错配现象。
报告结束后,与会者积极参与讨论。 黄昉博士指出,如果考虑到清醒梦与神秘体验中的二阶主观经验特征,那么清醒梦与神秘体验的现象学似乎并不与其神经相关物错配,因此王帅翔博士对于神经物理主义的反驳似乎并不那么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