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珠党群|“以双语模式为背景 探思政学习新方法” ——哲学系(珠海)本科生赴湖南交流学习
引言
为探索双语教学模式下课程思政与哲学教育的开展新路径,拓展课程外延,培养学生知行合一、实践为本的基本素养,增进与国内其他高校哲学学子的交流,我系副主任王轶教授、党委副书记国珈、专任教师党支部书记王华平教授,及党政办公室主任韩珩、本科教务秘书全洁,带领19名本科生赴湖南大学、中南大学进行调研交流活动。
游岳麓,共研学
11月25日上午,我系师生到达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与书院师生开展交流活动。


交流过程中,与会师生就哲学学科发展、团学建设等方面展开互动交流。



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与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在交流会碰撞出的火花,既照亮了岳麓书院的悠久历史传统与深厚湖湘文化,也点燃了我系师生对哲学学科建设与学生活动开展的新想法。

赴中南,同成长
11月25日下午,我系师生前往中南大学进行交流学习。


接着,中南大学哲学学科的各年级本科生代表针对各自年级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分享。


交流接近尾声,周谨平副院长盛情邀请我系师生漫步中南大学校园,在闲适恬静的氛围中继续畅谈。

察古知今,感受历史
11月26日,研学交流团队走进湖南省博物院开启新一程研学之旅,意在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
在博物院参观过程中,同学们详细了解了湖湘历史文化以及马王堆汉墓辛追夫人的千年故事,深切感受到湖湘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大家一边参观一边交流,这种实地调研、身临其境的学习方式既丰富了同学们的历史人文认识,又增强了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

26日下午,研学团队前往湖南省烈士公园,瞻仰为中国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献出宝贵生命的革命英烈们。



结语
最美的风景在旅途中,最好的课堂在实践里。
研学优秀心得摘录
程雯雯
与中南大学人文学院的师生促膝长谈时,“物质与精神”被反复提及。
修身养性,学达性天。
又一次感觉文字的力量,是在革命烈士纪念公园。
傅乐韵
与湖南大学的交流无疑是令人印象深刻的。
当然,如若仅仅咀嚼过去留下的东西,而不去创造新事物,哲学的发展也堪忧。
而与中南大学的交流,则让我反思,我们到底生活在物质的世界中,还是价值的世界中?
李念
我们的第一站是湖南大学的岳麓书院,岳麓书院有着千年的悠久历史,浸润在先贤营造的浓厚知识氛围之中。
湖南省博物馆内容丰富,展览的设计极为巧妙。
田嘉欣
从广州到长沙,穿越六百多公里的距离,动车窗外的风景仿佛也越过了一个四季。
风亭水榭,飞檐青瓦,踏进岳麓书院的大门,甚至连瓦上的青苔都让我感觉充满着一股人文气息。
长沙是一个火热的城市。
走出去吧,人总是要走出去才能体会到自身和外部世界的差距与关联,从而更加清醒地去学习,去探索,去进步。
吴亚纯
湖南是一个陌生又熟悉的地方。
是“君去潇湘我向秦”,是“为谁流下潇湘去”,是周杰伦歌曲《红颜如霜》中的“何故远走潇湘,你却语多委婉”。
岳麓书院,迄今为止已有千年历史。
历史固然是一方面,未来更须我们加以关注。
为了秋风起时轻轻荡开水波的红叶,为了天青色里的萧萧木叶下;
这个秋天,因此而与往不同。
来源|哲珠新媒体
文稿|周姝彤 傅乐韵
采风|姚元琦
编辑|于清扬
初审|韩 珩
审核|国 珈
审核发布|屈琼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