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珠党群|珠海中大附中“百花讲堂”2023秋季学期第一讲(总第48讲)回顾

发布人:韩珩

 

 

2023年9月20日,珠海中大附中“百花讲堂”2023年秋季学期系列讲座正式开讲。 本次讲座的主题是“枪手鲁滨孙”,主讲人为我系系主任陈建洪教授。

 

 

 

讲座回顾

 

陈建洪教授以同学们谙熟的《鲁滨孙漂流记》为切入点,带领同学们跳出仅将鲁滨孙作为故事主人公的局限,从文学、经济学、政治学、哲学等角度分析隐藏于这一经典形象之下的多重内涵。

 

 

 

在完成对欧洲文明背景及鲁滨孙的求生心路历程的分析后,陈建洪教授以鲁滨孙的四重身份——“水手”、“猎手”、“枪手”、“对手”为线索,分别解释了不同身份定位下鲁滨孙与动物、野人及持有热兵器的白人之间的关系,并对人与非人、好人与坏人的区分标准进行辨析。

 

 

 

接着,陈建洪教授结合具体故事情节,向同学们介绍了个人主义、宗教感、盎格鲁撒克逊精神等哲学概念,循序渐进、寓教于乐,将这一部经典名著中反映的哲学要素串联起来,引起在场附中同学对哲学的极大兴趣。

 

学生感想

 

本板块内容转载自以下推文(有改动):

https://mp.weixin.qq.com/s/BNgfEES0UD3RncdHRY74sQ

 

 

 

 

听哲学教授讲授《枪手鲁滨孙》 有感

 

初一(3)班  蒋金鼎

 

 

首先,陈教授讲了鲁滨孙的身世。 鲁滨孙出生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母从小就告诉他中产阶级家庭是最好的。 但年少轻狂的鲁滨孙在十八岁就不顾父母的劝告离家出走了。

 

 

 

接着,陈教授围绕枪来为我们展开讲鲁滨孙。 鲁滨孙从小就立志要成为一名水手。 十八岁那年,他在前往伦敦的船上听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声枪响——那时他还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还只是一个单纯的孩子。 在后几次航海中,他学会了用枪; 当他从海盗船长那逃跑时,他已经可以熟练地用枪指着别人了。

 

 

 

在后来的一次航海中,他不小心流落到了一个荒岛。 在岛上,他唯一不离手的就是枪和伞——没想到这一过就是28年。 期间,他还救了野人“星期五”与“星期五”的爸爸。 最后,他们一起回到了英国。

 

 

 

陈教授在讲台上绘声绘色、生动形象地为我们讲述了鲁滨孙一生中一个个不平凡的故事,令我感受到枪在冷兵器时代的威慑力: 在孤岛时期,面对印第安人的搔扰,他用枪击退了他们并救下了“星期五”,而且被那些不认识枪的人奉为了神。 枪还决定了人与人的地位,决定了鲁滨孙与“星期五”的主仆关系。 枪还能给予鲁滨孙极大的安全感,使他在面对野兽、他眼里的“非人”以及同胞们的时候都拥有一种信心。

 

 

 

通过聆听陈教授精彩的讲座,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枪在鲁滨孙成长的那个年代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讲座结束前,陈教授留出了一些时间与同学们进行问答互动。 同学们踊跃地向陈教授提出了一些奇思妙想的问题,他都一一幽默风趣地做了回答,引来不断的掌声。

 

结语

 

随着本次讲座的圆满结束,哲学系(珠海)“百花讲堂”2023年秋季学期活动正式开启。

接下来的一学期,我们将迎来由我系各年级学生小组带来的八次精彩课程。 百花讲堂,我们不见不散!

 

 

来源|哲珠新媒体 珠海中山大学附属中学

采风|胡华哲 彭文雅

文稿|张静媛 蒋金鼎

编辑|丘小燕

初审|韩 珩

审核|国 珈

审核发布|屈琼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