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在哲珠|春日未尽时 扬帆再启航——我系组织开展面向2022级本科生师生午餐会餐叙活动

发布人:韩珩

 

​春日未尽时 扬帆再启航

 

 

 

2023年3月10日,为了增进师生之间了解,解答学生对于学习和生活方面的疑惑,帮助学生更好进入新一学期的学期和生活,哲学系(珠海)于广州校区南校园110栋508会议室举办了本学期第一次师生午餐会。 系主任陈建洪教授与2022级的27位学生餐叙,党委副书记国珈,系本科教务秘书全洁、辅导员陈剑龙老师出席了餐会。

 

 

 

 

 

 

餐会伊始,学生代表通过自我介绍的方式与教授老师们熟悉,氛围也在师生们幽默的话语中变得轻松有趣。 陈建洪教授十分关心远在南校园的大一学生们,询问大家重新恢复线下课程的感受,希望大家能够更好的进入哲学的“思辨海洋”,多读经典文本,多了解不同哲学家的思想,多思考问题; 同时不放弃自己的想法和立场,抓住自己的兴趣点,进行深入的研究。

 

在半年的大学学习生活中,学生们完成了从高中到大学的转变。 学生们在找寻自己大学的学习方法的过程中,也有不少的困惑。 对此,陈建洪教授进行了耐心的解答。

 

 

Q&A 摘录

 

学习哲学的过程中如何获得成就感?

对于本科生来说,最重要的是哲学素养的积累。 大家在进行哲学学习的过程中,对于文本的阅读是关键一环。 一段文本从读不懂,再读,到最后读懂的过程,就是成就感。 哲学的学习是不能穷尽的,要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 同时,要对读哲学具有信心,系里四年的培养能够为大家提供足够的支撑。

如何面对接触不同哲学流派后对于思想的冲击?

进入大学之后,学习的主题和原来不太一样,这毫无疑问会给初学者带来很大的冲击。 但在重新接触文本后我们可以开拓不一样的视角,中学时期学的知识点在大学会有完全不同的视野,原来了解到的干巴巴的论断可以变成悠久的过程。 大学提供的方法和结论可以打开另一个世界。

哲学与生活,对概念的敏锐捕捉可能会陷入钻牛角尖,如何不让哲学的锐度成为生活的利刃?

我们要学会给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划界限。 学习到的东西可以给生活的判断提供指引,教会我们要理性思考,讲问题办事情要有逻辑。 同时,人的生活是多方面的,哲学课堂不是完全程度上可以指导生活,我们要保持对于生活的兴趣,虽然有时它可能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完美。

本次午餐会让师生紧紧联系在了一起,思想在这里碰撞,感情在这里升华。 相信在新的一学期里,学生们会以更加昂扬向上的面貌沉浸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来源|哲珠新媒体

编辑|于清扬

初审|陈剑龙

审核|国 珈

审核发布|屈琼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