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在哲珠 | 哲学系(珠海)开展2022年春季学期思政第一课

2022年3月29日晚,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于海琴6号楼C203召开2022年春季全体学生大会。哲学系(珠海)系主任陈建洪教授和哲学系(珠海)党总支屈琼斐书记为2018级、2019级、2020级本科生和全体研究生讲授2022年春季学期思政第一课。


会议伊始,哲学系(珠海)蔡祥元教授和王华平教授上台与同学们进行了简单的交流,介绍了自己的研究背景和方向,表达了与同学们共同进步的美好期望。

紧接着,由系主任陈建宏教授讲授思政课,主题为“今天我们怎么理解同心圆”。
陈建洪教授指出,“同心圆”是一个重要的意象,它指出了中国的文化特点和乡土社会的种种特征;“努力去了解中国,为的是想解决中国的问题”——如费孝通先生在书中所说,了解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为了明白“泥土“与民族的关系,在研究中国传统结构的同时理解儒家伦理思想,加之当代的中西社会对比问题,最终构成中国独有的认知体系,“形成真正的中国学派,形成中国的学术世纪”。
陈建洪教授强调,传统的乡土社会早已逐步瓦解,我们的社会将从一个封闭的、乡土的、传统的社会转变为一个开放的、现代化的、和平共处的社会。作为中国未来的接班人,当代学子应该关注中国问题、强调中国特色,培育乡土情怀,发扬民族精神;更重要的则在于从理念落实到实践,努力学习,增强专业素养,积极地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如此才能接好新时代的接力棒。

随后,屈琼斐书记讲述了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主题的思政第一课。
通过援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屈书记指出,进入新时代,我国面临复杂多变的安全和发展环境,各种风险因素明显增多,各方面风险不断累积甚至集中显露,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更加繁重艰巨,同时也是国家安全观落实的必要所在。
要正确理解和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建立在发展基础上的安全才更可靠、更可持续;安全则是发展的保障,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国家安全战略,决定了这个国家的生存、发展与兴盛之路。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也要坚持科学统筹的根本方法,统筹好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等为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
屈书记的讲解让同学们更进一步了解了总体国家安全观,对中国未来的安全体系建立进行展望,同时也明白了作为青年一代所肩负的责任,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各方朝着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标相向而行。
接着,由陈建洪主任和各位老师为2021学年各项奖学金获得者颁发证书和奖状。


山可以高,但高不过勇于攀登的人;路可以长,但长不过不停前迈的脚步。这是对优秀学子们努力成果的认可,更是对未来继续前行的激励。哲学系(珠海)的同学们将再接再厉,更创高峰!
颁奖结束,由辅导员向同学们介绍学生工作要点。

陈剑龙老师针对学生团建、社团建设、学生会工作安排以及学生工作的开展等方面,作了具体的报告并简述了下一步建设目标。希望同学们能做好第二课堂建设,包括开展国家安全与纪律教育工作、组织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健全劳育美育体系等;做好学生工作管理队伍建设,有组织有纪律地开展学生活动;完善就业创业工作,引导毕业生服务基层和西部就业,推进征兵工作、本科生升学深造,强化学生职业发展服务与引导,搭建高质量就业服务平台,稳步推进创业工作。
针对当前网络诈骗盛行和疫情防控紧急的情况,辅导员再次向同学们强调了遵守学校疫情防控规定和提高警惕谨防电信网络诈骗的重要性。

最后,国珈副书记作总结发言,对同学们的学习生活表示衷心问候,并对我系学生工作提出了殷切期望。他强调,要紧抓学生工作服务同学学习生活的主线,在我系学生工作要点规划的大框架下,努力营造我系学习生活氛围的“小滋味”,让学生工作更贴近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同时,国珈副书记寄语我系同学精进专业素养,厚植家国情怀,借助哲学专业的浓厚人文底蕴为自身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在全体同学热烈的掌声中,本学期全体学生大会圆满结束。
此次大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又落脚于同学们的实际学习与生活,既展望了新时代背景下祖国的美好愿景,又坚定了同学们内心的理想信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学子的青春寄语:“要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胸怀理想、志存高远,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并为之终生奋斗。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为了理想能坚持、不懈怠,才能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人生。”新学期,哲学系(珠海)的同学将坚定目标,共同努力,奔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