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在哲珠 | 哲学系(珠海)举行研究生学风建设座谈会

发布人:辛邦杰

我系举行研究生学风建设座谈会

2021年12月8日,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研究生学风建设座谈会在海琴六号楼A486举行,张睿姝、刘琳等研究生代表参加了此次座谈会。

石璐同学从学风建设的目标角度提出了建议,认为学风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让同学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行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就现实目标而言就是让大家可以如期、顺利地完成自己的毕业论文设计。因此她建议发挥榜样的带头作用,开展读书会和名家讲座等活动,加强导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从而激发同学们的学术热情,培养良好的学术氛围。

刘琳同学则从学风建设的相关文件出发,阐述了良好学风对于高校建设、整体科研环境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作用,呼吁同学们不仅要从个人角度严于律己,也要发挥自身的监督作用。

张睿姝同学分析了学风的内涵与特点,讲述了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在于规范学术行为、促进学术创新。她还列举了中山大学、复旦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和厦门大学的学生学术不端实例,强调了学风建设的重心在于抓不正之风,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氛围。学术不端,最终损害的是学生自己过往的努力与未来的前途。

钟浩同学的发言是“从党史中反思今天的学风建设”,他从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整顿学风的历史史实出发,分析了当时就存在、今天仍然存在于学风之中的主观主义和形式主义作风。他认为,非但学生需要诚实地对待学术,业已成名的专家学者们也始终需要保持谦虚和谨慎,要能够容忍异议的存在,他还以我系相关老师和学界其他的一些教授为例,说明“研究生”始终要保持作为“生”的学徒精神和“研究”的工匠精神。

马钟鸿同学认为,学风建设不只是个体的自我修养,也需要从宏观的制度层面加以规范。只有“内力”和“外力”双管齐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风建设才能够“表里精粗无不到,全体大用无不明”。

黄昱倩同学则从学术规范的实践操作方面说明了学风建设中同学们可能时常会遭遇的一些问题和困难,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方案用于解决。

谢昊戈同学也从态度、意识、榜样和自律四个方面分享了他对于建设良好学风的认识。

此外,陈佳波同学等研究生也参与了此次讨论。

良好的学风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通过本次学风座谈会的开展,研究生们互相交流,加强了严谨治学优秀学风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