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在哲珠 新文科实验班“若海·启航”导学系列教育活动第二讲

“若海·启航”导学系列教育活动第二讲由历史学类(珠海)(新文科实验班)主办,哲学系(珠海)学工办承办。第二讲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哲学系(珠海)副教授、新文科实验班4班班主任杨震老师带来的美学学术讲座,第二部分就哲学学习的方法与视野主题邀请了分别保研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2018级优秀本科生吴欣怡、廖昱翔、李羽基进行了经验分享。讲座由哲学系(珠海)国珈副书记主持。

杨震老师以“美在显现”为主题,结合生动的例子和哲学理论,介绍了美的理论,审美的理论和如何让美显现等。美与不美,并不在于事物,而在于体验。如何唤醒麻木,激活感官,深化体验,正是艺术所前赴后继的课题,这就是:让某物显现——在时间和空间的当下经验中绽出,让我们从“美的”,走向“美地”,给同学们上了一堂专业而风趣的美学课。同时,杨震老师也提倡“学习要做减法”,鼓励新生多读原著,具有自己的问题意识,也科学地认识问题。


讲座的第二部分,由哲学系(珠海)2018级的三位本科生开展分享。保研到北京大学的李羽基为同学们介绍了哲学学习的路径。他在介绍如何入门哲学的时候鼓励同学们充分阅读不同老师推荐的阅读材料,整理出自己的思路。他给出了对同学们的两点建议,鼓励同学们打破范式,思考哲学问题本身。

保研到清华大学的廖昱翔为同学们重点讲述了哲学学习的方法与视野与如何获取哲学学术资源。他从了解哲学知识的角度提供了多种渠道和方法。而在深入学习哲学方面,他也分享了课程,书籍查找,资源网站,查找论文,追踪前沿的“干货”。在最后,他也鼓励新生同学开阔思路,大胆独立地研究哲学。

保研到中国人民大学的吴欣怡为同学们分享了论文写作的经验和技巧以及独到的学习方法,新生们可能会在哲学系收获的课程。在论文写作方面,她给大家分享了自己常用的论文大致结构和连接句子并给出示例。而在学习方法分享时,她鼓励同学们组成学习小组,互相督促,分担任务量。最后,她给出了哲学在本科阶段需要学习的大致内容为新生提供参考。
“若海·启航”导学系列教育活动将持续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