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学子风采|李羽基:好奇·发问·沉思
为了鼓励同学们努力学习、升学深造,哲学系(珠海)于寒假起推出系列保研、学习经验分享推送。我们将对第一届成功保研的同学以及2018-2019年度获得一等奖学金的同学进行系列推送报道,旨在发挥哲珠学子的榜样带动作用,为同学们分享学习经验,促进哲学系(珠海)同学共同进步。
个人信息
李羽基 哲学系(珠海)2018级本科生
绩点排名:(2018-2019学年):4.18 1/58
获奖情况:2018-2019年度中山大学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等
实践情况:现任哲学系(珠海)学生会体育部部长
经验分享
学习方面:
1、 课程学习:其一,要善于发现每一门课程的兴趣点,兴趣点往往来源于不懂、疑惑和发问,面对多样、新奇且难以理解的哲学观点,不应该有心理上的畏缩和抗拒,而是不断地自我思考和发问,在发问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兴趣与信心,用兴趣引领学习。其二,专业课程的学习必须重视课前的预习,上课之前不仅要阅读相应的文本,而且要注重对于文本内容的“重构”,即用自己的方式将文本的主要观点、论证架构(包括论据与论点的关系、论据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文本整体的推进顺序等)和疑难点梳理一遍,借此可提升听课时理解老师所讲内容和所作拓展的效率;每节课后则要根据老师上课所述对于原有框架进行及时的补充、修正、甚至重塑,避免将知识的梳理和问题的解决积聚到考试周。其三,要培养日常练习英语的习惯,以更好地融入全英课的语境。
2、 论文写作:其一,要注重平时的积累,一方面要多阅读哲学家的原著或高水平的二手文献,随着阅读体量的增加必然能在观点之间有所贯通;另一方面要在生活中、专业与非专业课程中培养随时记录和思考有趣观点的习惯,论文的选题灵感往往可以在平时累积的观点之中闪现。其二,在哲学初学阶段,论文选题宜小不宜大,切忌宽泛地复述他人观点,而要在一个相对小的选题内部进行合理的层次切割与重组,为每一层次提供充足的论证,在层次之间形成有条理的推进次序。其三,要注重论文格式规范、阅读理解文本的规范,以及叙述表达的规范。
课余方面:
其一,注重艺术与文学的浸润:学会在碎片化与具有高刺激度的现代音乐和网络文学的裹卷之中有所反思和抽离,培养自己体验古典音乐和经典名著的耐心和鉴赏力——这种耐心和思考力也间接地对于专业学习中长期大量的文献阅读有着正面影响。
其二,在大学校园这样一个相对宽松的生活环境里,要自觉培养规律的作息习惯,积极参与体育活动(虽是老生常谈,但要真正做到生活上的自律却也并非易事,需要长期的不自欺与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