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学子风采|黄浩喆:哲学学习经验分享
为了鼓励同学们努力学习、升学深造,哲学系(珠海)于寒假起推出系列保研、学习经验分享推送。我们将对第一届成功保研的同学以及2018-2019年度获得一等奖学金的同学进行系列推送报道,旨在发挥哲珠学子的榜样带动作用,为同学们分享学习经验,促进哲学系(珠海)同学共同进步。
个人信息
黄浩喆 2016级本科生
获奖情况:
2018-2019学年中山大学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等
实践情况:
2016-2018学年哲学系(珠海)学生会学术部部长;
2016-2019学年哲学系(珠海)2016级学习委员;科研助理等
经验分享
非常荣幸能够参与撰写这个分享推送。在课程学习方法和时间规划上我认为我所能给出的经验并不能够做到优于前几位优秀同学的建议。因此我希望能从我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交流出发,简单地分享一下在哲学学习和哲学研究中的个人体会。
作为哲学专业的本科生,学习作为大学课程的哲学,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进取心可以做到在分数和排名上的优秀,这个和其它任何专业是相同的。在这一点上我做的并不够优秀。我们若是学习作为学术研究对象的哲学,兴趣大概是必要的。如果一些同学对总体的哲学以及其中的某一个领域没有特别兴趣并且发现不了兴趣的,那不必勉强继续从事专业学术研究,但是要尽量学好作为专业课程的知识和坚持自己的爱好。我虽然对哲学学习抱有不小的兴趣,但是我的哲学研究能力却有待提高。尽管如此,对于哲学专业学习,我认为一些学习方法对于两种态度的学习都是有帮助的。我系博士生张楠师兄在之前的推送(1.19)中概括出来的三个方面的能力,即“文献搜索的能力”、“阅读原典的语言能力”与“阅读研究文献的能力”。对于这几种能力的培养的方法,我比较有感触的建议是如果同学在独立学习中遇到困难,可以运用好我们系的丰富学习资源,多与同学老师交流。例如,在文献检索方面,我们系组织了论文习作分享会等活动;在语言能力上,系里举办的英语技能工坊也是十分有帮助的。除了这些分享会,若是积极参与,学术部举办的学习小组活动以及哲学研习社举办的活动都会对同学们的在哲学学习中这些能力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
除了在各种活动中与同学老师探讨问题,在平常的课堂与课余时间中,与老师的交流对于哲学学习也是十分重要的。根据我的了解,大部分的老师都很期待学生在课堂上或课后进行直接的或邮件交流。提出的问题没有必要切中要害,但是却需要经过自己的思考。对于这些问题老师们都是十分乐于回应和进一步交流的。这些与我们系优秀哲学研究者的交流对于哲学学习者来说都是十分宝贵的。除了哲学的研究和发展,哲学学习也是需要在不断的互相交流中才能得到进步。
最后,说回到学习兴趣方面。我感觉在大学四年以及未来的的哲学学习中能够不忘初心,并不断取舍发展,是很重要的。我希望我自己也能够做到这一点。希望大家在接下来的学习之中都能够取得进步,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微笑着面对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