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附中百花讲堂第二十六讲 | 八卦与阴阳
11月30日,天气晴好,中大哲学百花讲堂第二十六讲在珠海中大附中如期开展。本次讲座主题为“八卦与阴阳”,主讲人为哲学系(珠海)博士研究生罗珍,组员为罗紫滢、吕慧姗,指导老师为秦际明副教授。
本次课堂以生活中的“阴阳”引出了“阴阳”的观念,通过“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又引出了《易经》“八卦”的概念,介绍“八卦”符号系统及其含义以及相关的推理,并把八卦思想与现代科学联系起来。最后,“阴阳八卦”又回归于生活,引导同学们进行延展性思考。
First
首先,罗珍引导同学们举例生活中的“阴阳”,如日月、男女、山水方位,进而引出“阴阳”的观念,分析“阴阳”既对立又交感的特点。然后,通过播放《红楼梦》第三十一回“史湘云论阴阳”的视频片段、朗诵相关文段,罗珍引起了同学们对“阴阳”的探究兴趣,与同学们进行了良性互动。
接着,罗珍向学生们讲解了何为“八卦”。罗珍先是通过树状图、八卦图、阴阳鱼动图等图形以及朱熹八卦歌来解释《易经》中关于八卦符号系统及其含义的说明,并结合八卦图与时钟布局说明“阴”与“阳”在一天的时辰中的起伏交替,帮助学生们找出生活中的“阴阳”。
随后,罗珍举了即济卦的例子,以此说明了“阴阳相交则吉,阴阳不交则凶”的阴阳交感原理,并鼓励学生们在黑板上自己动手画卦,课堂氛围活跃。最后,罗珍阐述了八卦思想与现代科学的关系,以此说明八卦并不是所谓的迷信思想,其中也蕴含了深刻的道理,并鼓励学生们举出生活中的阴阳八卦的例子,以及蕴含阴阳变化的成语或古诗,加深学生们对阴阳八卦的理解。
End
在这节课中,罗珍将生活中的八卦阴阳和《易经》中的理论结合起来,并积极与学生们互动交流,生动地讲解了何为阴阳与八卦。当然,学习不止于课堂,相信在这一堂课中,对阴阳八卦的学习和探索已经成为一颗种子,种在学生们求知的心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