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附中百花讲堂第二十三讲-什么是悖论

发布人:韩珩

什么是悖论

  2019年10月25日下午,中大附中百花讲堂迎来了第二十三讲。本次讲堂的主题为:什么是悖论,主讲人为中大附中硕士研究生李迈豪,组员为赖秋霞、杨晨晨,指导老师为袁永锋老师。

  课程伊始,李迈豪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小纸条,并问道一只小虫子被困在这张小纸条的红色面,边缘都是陷阱,它如何爬到纸张的另外一白色面并顺利吃到粮食呢?同学们的回答妙趣横生,诸如打洞、飞翔。李迈豪则给出了另外一种解决方案,将纸条轻轻一扭,便构造出了具有魔术般性质的莫比乌斯环,红色面和白色面巧妙地衔接在了一起,蚂蚁无需具有超能力,只需一直爬行便能到达目的地。

  接着,在李迈豪的帮助下,全班同学都完成了一个莫比乌斯环,并探索了它的另外一个奇妙性质:普通的圆环从中间剪开便会一分为二,但莫比乌斯环剪开却仍然是一个圆环。通过这种直观的视觉体验和动手操作,使得同学们隐约感受到了悖论的存在,有些事情在平面世界中不能实现,在立体世界中却可以轻易完成。沿袭着这种模糊的感受,李迈豪又给同学们展示了神奇的彭罗斯三角形和埃舍尔的画作,在动画中,一名探险家攀登着不能穷尽的楼梯,但是在现实世界中,这样的楼梯不可能存在。

亲子活动

  那么在哲学中,存在着哪些悖论呢?李迈豪为大家介绍了两种类型的悖论,一种是涉及到自我指涉的悖论,一种是涉及到无限的悖论。对于前者,在哲学史上最经典不过的就是“理发师悖论”了,而在中国古代,庄子的经典名言“大辩不言”、“言尽悖”也引发了各家关于悖论的讨论。对于后者,古希腊时期的芝诺悖论耳熟能详,李迈豪挑选了其中妙趣横生的“阿基里斯追龟”为大家讲解,而庄子同样也有类似的寓言,诸如“一尺之棰”。

  在介绍完这些经典的悖论之后,李迈豪抛下了两个小问题作为思考,一是在“秦赵之约”的故事中,如果你是赵国的使者,你该怎么为自己进行辩护?二是如果一间有无数个房间的酒店刚好满客,你该怎么做才能让自己顺利入住呢?并期待大家在最后的期末作文中给出自己的思考和解答。

  最后,李迈豪就这节课的内容回答了为什么我们要学习哲学。诚如我们这节课所学习的,这个世界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悖论,有些悖论则是由于语言的含糊不清所引起的,哲学家们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便是消除语言上的混乱,解决悖论。并鼓励大家如果对如何解决悖论感兴趣,可以报考哲学专业进一步地学习。

  本次的百花讲堂顺利结束了,但是它所带给初中生的只是哲学的一角,相信在以后的课程中,讲堂将会如同它的名字一般,如百花齐放,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