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级“经验说”:安永求职总结
写在前面
个人信息
李俊,雅思7.0,ACCA全科通过,两段实习经历,两段校园经历,最终拿到EY early offer
作为一个哲学专业的学生,转行从事会计行业,这一路跌跌撞撞,从开始的失败,到最后拿到dream offer,其中踩了不少坑,希望将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大家,为想转行的同学们提供一些借鉴。我是以出国和工作为目标的,如果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就先暂缓出国;如果无法找到工作,就升学提升自己。
我找实习跌跌撞撞。在我大学前三年,我一直在学习ACCA(利用周末),到了大三下学期的时候,看着身边有同学已经实习了,我渐渐意识到实习的重要性,实习无论是在出国还是工作上,都能丰富我们的经历,提升自己。从2018年9月到12月,我只投递了四大会计师事务所,那时候刚开始求职之旅,一股脑往前冲,连招聘的流程都不清楚,网申和笔试直接挂了,连面试都没有进去。于是,我寒假开始学习雅思,提升自己的英语能力,这既可以帮助我申请国外学校,也可以帮助我进入外企。同时,我在寒假的时候,也密切关注2019年暑期实习的招聘。
2019年暑期实习申请开始,考完所有ACCA和取得雅思7分的我自信满满。然而,现实给我一记响亮的耳光,总共投递了50+家企业的财务岗和咨询岗位,最终在6月(暑期实习申请的末尾)拿到2个实习offer,说明有50+个失败?但是,依靠着这50+失败的经验教训,我在7月份拿到秋招early offer,取得了一个令我满意的结果。所以我想表达的是:前面的失败对于我而言就像是模拟考一样重要,量变产生质变,总会成功的。
(我已经说的这么明白了,大家懂了吧)
2
求职工具
如果目标是工作,那么实习和秋招是什么以及重要性不用我再次阐明,总而言之,我认为找工作需要很强的信息搜集和整理能力,所以我非常非常非常建议抱团作战,然而,由于我们系的特殊性,基本上没有找工作的同学,一路上都是我自己孤军奋战,踩了不少坑,所以,希望咱们系能够为求职的同学们提供抱团作战的平台!
据我的女朋友(和我一样经历了秋招的摧残,最终成功上岸)总结,她身边的人求职有以下两个特点
1
第一个是被动秋招。这属于典型的学生思维--DDL到了自然就完成了。好听点叫压力推动型人才,难听点就是又怂又懒的大学生。有的人不敢投递大企业,一直在用各种理由逃避,白白断送了一个又一个机会。不仅如此,还陷进了“自卑→不敢投递→没有机会笔试(面试)→没有成就感→自卑”的死循环。所以网申是打破死循环的不二法门,网申只能靠自己,笔试和面试自然而然就来了,而笔试面试可以推动自己继续进行下去。
2
另一个特点是单打独斗。她的同学都不太喜欢抱团找工作,这很正常,有一部分人是害怕竞争关系或者害怕出丑。她的系内曾组织过互改简历的培训活动,但是参加的人很少(希望我们系能组织关于改简历、群面、单面等相关活动啊啊啊,真的非常有用。)我认为秋招抱团作战是利大于弊的。在找工作的路上,我是和我女票一起打怪作战的。
一,我们可以共享资源和信息,减少消息闭塞带来的损失。
二,我们可以互相监督,彼此扶持,改掉懒怂的臭习惯。
三,我们可以互相修改简历,一起参加宣讲会,一起mock群面单面。
四、通过和不同的人mock后,才会意识到“哈哈哈,大家也不过如此嘛!”间接提高自信心;又或者是发现大神们都好努力,我也要加油。千万不要闭门造车,自嗨或自怜。
反正我是不怕因为对方的优秀而恰柠檬的,对方优秀了,我也能获得成长。我们的对手不是年级里的几十个人,而是外面的千军万马。
以下介绍一些非常好用的秋招工具!!!强烈推荐啊啊啊啊啊!
3
网申
网申很重要!不要怂!不要懒!只要走出网申这一步,剩下的就把压力转移到企业,只需静静等待笔试甚至面试即可。
有一个很可怕的学生思维,就是“我要准备好了再开始做”。比如:
--“哎呀,我的简历还不够好,我要仔细打磨一下”。
就这样我在简历上面浪费了3个星期。
--“我不配,BAT凭什么录用我,投了也是白投”。
以鸵鸟的姿态去面对无法逃避的秋招,错过了太多机会。
--“我还不知道我以后要做什么,我没有相关实习,我要想清楚再网申”。
迷茫是大多数求职人的状态。但是由于本科校招岗位类别有限,加上专业限制,我能选择的岗位也非常少,不能选技术岗,不想干行政岗,那剩下的基本就是市场、运营、销售了。后来我也是在接到面试后,逼自己去了解岗位和公司的。
综上:网申是找工作的第一动力
关于网申的最佳时间,有的说越早越好,有的说晚一点好,但是绝对没有说越晚越好,踩点投递的!亲,我们是投简历找工作,不是在DDL的边缘试探HR!
总之,个人经验是不宜早不宜晚,探清底细再下手。投早了成为新题库的炮灰,投晚了成为人才库VIP。比如说,2019年秋招PWC更新了与之前完全不一样的笔试新题库,并且只要投递了就会自动发送笔试链接,要求在48H内完成笔试。很多同学在PWC网申一开始就立刻申请了,他们中有很多由于不了解笔试新题库而失败的。
我们在网申时还会遇到的问题是:我要投递什么公司及岗位?有的时候困难在于,我们脑子里就只有几家耳熟能详的公司,我们不清楚行业划分,也并不知道这个行业有什么公司可以投递。
4
如何选择公司
个人而言,首选行业、再选公司、最后选岗位。
以下为我不经思考随便的举例
BBS上面根据公司类别做了分类,大家可以根据名称搜索校招信息并且选择投递。
【关于四大】
个人强烈推荐四大,每年都有很多非会计专业的人成功拿到offer。四大的平台非常好,培训制度很完善,不需要求职者有会计基础。整个面试过程也不涉及专业知识。如果很迷茫,不妨多投这四家,不要过于担心自己的英文水平,六级过了就行。四大校招只招审计、税务、咨询,全是核心部门。咨询难度较大,审计和税务难度较低。
网申还有一个重要步骤:上传简历!
5
准备简历
关于怎么制作简历,BBS和其他渠道可以获得很多很多tips。我的原则就是做不到极致完美就不要出错,我对我的简历还是比较满意的嘿嘿嘿~
下面重复一下我遇到的问题,主要从电子版和纸质版两个角度来说。
电子版
1
根据不同企业不同岗位定制不同的简历。我准备了一个简历底稿,里面罗列了所有我可能用到的内容,这要求我不得不复盘了自己的大学经历,这是一个痛并快乐的过程。然而,大学里发生了这么多事情,我简直无从下手。在痛并快乐的过程里,我基本只尝到了痛。建议大家越早开始复盘大学经历越好,不断完善和包装,然后根据岗位需求摘选匹配的内容形成定制化的简历。
2
简历代表着一个人的脸面也代表了求职态度,慎选大色块模板。我在宣讲会的时候也见过很多别人的简历,说实话,简历保守稳重得都是一个样,丑起来就真的是千奇百怪了。黑白简洁风,正装求职照是最不会出错的形式。
3
同时还要准备一份英文版简历。四大和少数外企是要填写英文版的简历的,不要害怕,一点都不难。我是直接用谷歌翻译我的中文简历内容,然后修改时态,简化表达,最后拿给英文好的同学互改。BTW,注意中英文符号差异,英文没有书名号和顿号。
4
上传简历等附件时请注意文件名。中文简历用中文文件名,英文简历用英文文件名。将自己的语言证书、比赛获奖证书、奖学金证书、实习证明提前扫描保存好,建议相同类型的证明都合并到同一个文件里。
PS:有的同学也在问简历最后要不要放置自我评价,我个人意见是:自我评价要么幽默有趣,要么干脆删掉。个人觉得简历最后的自我评价部分是一个比较鸡肋的描述。
如果要放自我评价的话,也要根据需要展现的特点来制作简历。以下是例子:
纸质版
1
打印纸张。A4彩印,选择有质感的纸。
2
参加宣讲会,最好加上应聘的岗位名称后再打印,方便HR筛选。我老是忘记打印,只能现场手写岗位名称,这样子给别人的印象不是很好。
3
有的宣讲会要求投递的简历是网申版本,注意仔细看要求。恒大宣讲会上,HR要求递交网申版本的简历,我没有注意看邮件,提交了自己版本的简历,结果自然没有下文。
4
书包里随时放多几份中英文简历的万能版本,以备不时之需。
【其他】
有的网申会要求填写Open question,一般都是我和XX的故事、职业规划、最成功的事情、自我评价等等。如果不是必要填写的地方,我都不填写,这些都需要时间去想好,我怕自己踩坑。但是在面试的时候,一定要准备好这些问题的回答。
每天看群里发了那么多宣讲会通知,宣讲会作用是什么呢?
6
宣讲会
多数企业会在宣讲会结束后筛选简历,并且优先筛选在宣讲会上投递的简历。所以一定要在宣讲会前完成网申,这样才可以增加自己的面试机会。
那么如何获取宣讲会信息呢?
——广外、中大、华工、暨大的就业指导网站;
——各个企业的校招公众号和官网;
——班群等
为什么没有华师呢,因为华师是师范类院校,更愿意对教育行业开放校招。外企喜欢在广外开宣讲会,大企喜欢在中大开宣讲会。除此之外,请记得多留意邮件、短信、电话。
宣讲会是我们了解一个公司最直观的方式,其实我想观察的并不只是宣讲会台上的内容,还有宣讲会台下的人和组织形式给我的感觉是怎么样的。
7
笔试
【笔试类型】
这个不做赘述,BBS上有很多经验和题库,直接去了解和刷题就行了。
【我怎么做笔试】
疯狂找笔经就好了,有一些题目是真的难。国内企业的笔试一般都不难,建议刷行测题。难的是外企的线上校招笔试(OT),不提前熟悉题型和套路真的会很吃力。一般企业发来笔试链接,我会点进去看一下是哪个题库,然后搜索题库相应的题型练一练,心里有底就可以开始做真正的OT了。
我记得我遇到的题库有:cut-e,智鼎在线,北森,GBA,怡安翰威特的。
多说一句,对于大多数OT的题,先保证正确率,再去提升做题速度。有一些题库有点像GMAT,随着正确率的增加来提升题目难度,分值也越高,但是一旦做错,就会降低难度,甚至被打回初始难度值。
建议找一个安静的地点和不被打扰的时间,用电脑来练习。不要用iPad和手机,因为会出现系统不兼容的问题。
8
面试
自我介绍
-
外企,中英文版本都要准备
-
30秒(中文120字左右),1分钟(中文250字左右),这两个版本是最常用的,群面或初面会用到
-
2分钟,3分钟(终面或者半结构化面试常用)
-
5分钟(有的企业会要求即兴演讲)
-
介绍内容要和岗位需求匹配,不需要太多细节。要有经历支撑自己的特点。一定要在最短时间内激发起面试官对你的好感,或者至少是兴趣。表达出硬实力,再表达渴望成为专业人士,以及展现自己积极主动的学习能力、理解和分析复杂商业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强,妥善处理人际关系、领导与组织能力等等。
-
不自曝其短。千万别用“虽然我原来怎么怎么差……但是我……”。建议求稳不求新。
-
录音练习,语速适中,语调自然。自我介绍尽量多次打磨,不要像背书,也不要磕巴。人紧张的时候语速就会加快,就会像背书,还会加上很多“嗯”“额”等无意识语气词,尤其是很多广东的同学受白话“跟住”的影响,在表达的时候总是爱说“然后”。
-
谨慎挖坑。可以在有把握激起面试官兴趣的地方挖坑,直接介绍结果不展开叙述,这样就可以引导面试流程。
群面
我的求职面试中,一般都是先群面,再单面。显而易见,群面是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以下是我的求职时间线。
1
2018年9月-12月
投递四大寒假实习失败,寒假乖乖提升自己,来年再战。
1
2019年5月-7月
开始疯狂找暑期实习,几乎每周都在投递简历,刷笔试,跑面试,是一段值得怀念的痛苦时光。
我在应届生论坛上呼朋唤友,组织线下mock,之后去广州参加了三场安永SLP项目(秋招正式工作)的线下mock。这些SLP的mock是大家自发组织的,都是不认识的人聚在广州大学城的一间咖啡厅,有几个特地从珠海和武汉的小伙伴赶过来参加。mock严格按照真正面试的标准和流程,用去年的真题,全英的case和pre,讨论过程全中文。刚开始我很怂,觉得被四大选中的人都好厉害,后来发现其实大家水平其实差不多----自我介绍不知所云,眼神乱飘,口语不流利,讨论不积极,pre看稿。但是随着mock次数的增加,大家的进步都非常明显。最后,参加mock的小伙伴都拿到了理想的offer。
群面mock的几种形式
(模拟群面不一定要很多人才可以举行)
-
理想,能找到相同岗位应聘者的人一起线下mock。
-
最好,陌生人一起线下mock。
-
较好,熟人一起线下mock。
-
次之,实在不行就加入线上mock群。
-
再次之,双人mock。我和女朋友就经常两个人模拟群面和单面。双人mock目的是为了锻炼自己处理case的能力,尤其重视逻辑框架的建构和观点输出的表达能力。这样我在群面中就不会存在“不熟悉case,没有头绪导致状态不好”的情况了。
-
大不了,自己一个人练习也是可以的。单人mock的重点是训练自己快速找出新观点的能力,因为往往我们第一次想到的东西都是别人也能想到的。所以以后我自己练case的时候,除了找出材料中有的观点,我会要求自己多想一个观点。因为在群面中,题目中的观点很有可能被其他组员说过了,如果不想新的,自己就会没话讲。
补充:双人mock流程如下
1
看完case后,我会复述一遍我的逻辑框架
2
针对我的逻辑框架后,把内容填放进去
3
自己计时和展示
4
两个人对整个过程提出改进方法并立即做出调整
【分享一下群面中的小心得】
-
其实面试官很难保证所有的注意力都去听大家讲了什么,我们只要保证整个过程十分积极和自信的样子就很好了。讨论过程中,注意不要有太多暴露不自信的小动作。在面试官的视角里,穿着正装捋头发、摸脸、抖腿真的很明显很丑。
-
如果是做pre,保证输出有逻辑有条理,台风自然大方,和面试官和组员多一点eye contact。在学校的时候,我会经常通过课堂展示来训练自己这方面的能力。
-
至于角色分工,不必过于强求自己做leader,找到适合自己的定位就好。也不要强行担任多个角色,团队合作中要给别人表现的机会。如果能在一开始带领大家建立讨论的逻辑框架,这一点会很加分。但是说实话,很难协调,因为身边都是硕士和海归,谁也不压不住谁。
-
我会在群面开始前提前二十分钟到场,和一起面试的人聊聊天热热场,大概了解对方气场,有助于在群面的时候快速熟悉。
-
有的公司喜欢aggressive,有的公司喜欢people-caring,去找面经熟悉公司文化就好了。
-
商业case中,要注意题目要求,比如说自己的角色身份,比如说题目要求讨论对策,那么久不要忘记讨论对策所面临的的风险。建议大家多复习《市场营销学》,有利于处理case。
-
如果一定要套模型建立讨论框架的话,千万不要直接说“我们用swot分析法讨论”,建议说完整,“我们可以从strengths优势、weaknesses劣势,opportunities机会、threats威胁四个角度展开”。
-
最后,mock真的很好很有帮助!多多参加线上和线下mock,为真正的面试做准备。
单面、半结构化面试
在制作简历的时候,已经进行了一遍大学经历的复盘,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深挖自己的简历。
什么叫深挖简历呢,就是对自己简历上的每一个字负责,可以应对面试官针对简历提的每一个问题。
第一步,自然是准备后宝洁八大问和 3 Why。
第二步,其他问题准备。
宝洁八大问
1.【高目标+执行力】
Describe an instance where you set your sights on a high/demanding goal and saw it through completion.
举例说明,你如何制定了一个很高的目标,并且最终实现了它。
考察应聘者制定高目标的勇气及完成高目标的执行力。问题可以拆分成:
为何设定这样的目标?--最好的情况是由你自己设定的目标,解释清楚设定这个目标的内在驱动力与外在驱动力;
这个目标高在哪里?-- 如果只是普通的大家都能做成的事情就不能算得上是一个高目标,最好是别人没有达成而你达成了;并且能够解释清楚达到目标的难点是什么,可以是资源,人员或者技术方面的难点,要向面试官解释清楚。
如何实现了目标?-- 主要描述在有限的条件环境下,面临着各种各样问题的时候,自己如何克服了重重困难, 强调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团队合作和高效执行等。如果能谈论到自己的反思与收获也会有一定的加分。
2.【领导力】
Summarize a situation where you took the initiative to get others going on an important task or issue and played a leading role to achieve the results you wanted.
请举例说明你在一项团队活动中如何采取主动性,并且起到领导者的作用,最终获得你所希望的结果。
这是宝洁八大问中最重要的问题。在大家都很confuse或者比较迷茫的情况下,主动出来领导大家,统一大家的想法,形成一套解决方案,并呈现或执行出来。重点描述如何吸引他人参与、团结并鼓励他人、帮助团队成员获得某项技能或给予反馈、带领团队克服困难并达到目标这个过程。
这里需要特别纠正一个误区:有的同学会把领导力简单地理解为自己提出想法或者分配任务,最后事情取得成功就行了,重点描述了自己做了什么、别人做了什么,但是这样的描述并不吸引人。领导力最重要的部分在于如何吸引他人加入你,如何团结大家的力量,如何帮助大家成长和如何高效完成目标。
3.【分析判断+决策力】
Describe a situation where you had to seek out relevant information, define key issues and decide on which steps to take to get the desired results.
请详细描述一个情景,在这个情景中你必须搜集相关信息,划定关键点,并且决定依照哪些步骤能够达到所期望的结果。
面试官实质上是希望了解你分析处理一件事情的全过程,与上一个题目考查如何争取别人的协助是完全不同的。所以,你在描述的时候应该把描述的重点放在你做整个事情的经过上,而不是和什么人一起做。一般是在某个场景下你需要处理大量的信息数据,需要找到并确认哪些信息是最重要的,基于一定的步骤、逻辑、框架,发现问题、分解问题,将手头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分配。这里大家可以活用一些工具,比如参考麦肯锡的七步分析法,套进你的事例里面。
4.【说服力】
Describe an instance where you made effective use of facts to secure the agreement of others.
举例说明你是怎样用事实促使他人与你达成一致意见的。
说服力在开部门会议、销售跟顾客谈判中都会用到,一般在销售和市场部门都经常会考察。这个问题考察应聘者以事实说服他人的能力。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应该直截了当,先将不同的意见罗列出来,以及其他人不同意的理由,然后逐条以事实来说服他人。这里需要注意,你的观点必须是有客观事实依据、经得起推敲的,比如实在的数据、科研结果、有严密论证的定理等等,要突出自己得到这些事实依据的过程。
另外,这道题非常有可能演变成情景模拟题,由面试官担任被说服者。这种情况下一定要注意表述的语气和措辞,适当的安抚和照顾对方情绪可以更好地体现你的处事周全。
5.【团队合作能力】
Give an example of how you worked effectively with people to accomplish an important result.
举例证明你可以和他人合作,共同实现一个重要目标。
和第四点相似,但更注重跨部门合作,以及合作的高效流畅性。在回答这道问题时,建议从“我做了什么”和“别人做了什么”两个角度来描述。比如上新品时,市场部门的同事需要和消费者洞察部门先沟通新品的定位,拿到麦肯锡、尼尔森等的报告形成分析;和研发部门一起讨论新的配方,需要多久可以生产;需要财务什么样的资源支持,并沟通清楚定价、成本、利润的预算分别是多少,多久可以卖出去,除去正常的销量之外是否需要一些促销买赠、线上推广线下PR活动;接下来销售部门在不同渠道分别应该定多少的指标;而到了实施环节,包括内部的部门和外部的供应商都需要有效的合作。
6.【创新力】
Describe a creative/innovative idea that you produced which led to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the success of an activity or project.
举例证明,你的一个创意曾经对一个项目的成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个问题非常四两拨千斤,重点在于不仅有好的idea,也知道在商业世界中如何变现实施。创意不能只是为了创意而创意,而是服务于目标,同时突出这个点子对于项目成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活动的影响力从200人到2000人;对产品的某一处改变从一个细分市场到了另一个细分市场……
7.【分析力】
Provide an example of how you assessed a situation and achieved good results by focusing on the most important priorities.
请举例,你是怎样评估一种情况,并将注意力集中在关键问题的解决。
应该将重点放在处理事情的分析过程上。在面对众多项目、会议、命令的时候如何评价当下的形式和资源,从而评判优先级,在有限时间里做几件事情获得最大的收益,也能够很好地调用其他人的能力。可以参考的思路有按照重要和紧急程度划分四维象限;80/20原则,即将80%的资源花在能出关键效益的20%的事情上。
8.【学习能力】
Provide an example of how you acquired technical skills and converted them to practical application.
举例说明你怎样获得一种技能,并将其转化为实践。
应将重点放在获得新技能的过程、方法及将其应用于实际工作的过程上。快速学习并make it happen,如果能够拿出一些学习的成果,比如GPA或者证书,可以非常量化地证明自己的学习能力。工作环境中也非常需要这种能力,比如从销售部门转去电商部门,需要重新学习如何开一个新店、如何上新一个产品、如何做页面优化、如何在站内站外进行战略推广。
3 Why
为什么我们要任用你?Why me?
为什么选择这个公司?Why company?
为什么选择这个岗位?Why this job?
其他问题
站在面试官的角度,拿着自己的简历,问自己问题。抱团作战,互相发问。列几个我常被问到的:
-
大学里最成功的的事情?(是什么,为什么)
-
大学里最失败的事情?如果有下一次,你会如何改进?
-
讲讲自己的优点、缺点。
-
平常喜欢干什么?
-
明明是哲学专业,为什么转行?
-
……
这些问题都尽量提前准备好,不然鬼知道自己一紧张,嘴里蹦出什么奇怪的话。回答尽量用上个表格的语言逻辑来表述,推荐《金字塔原理》,里面教了很多种受用的方法,大家可以参考以下。
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我吗?
提前想好想要问面试官的问题,不宜尖锐和平庸。同一个岗位,最好根据提问对象准备不一样的问题,最常见的就是HR和经理两个角度。
抱团作战,资源共享
不懒不怂,就是冲
如果能够确定自己的就业方向,针对性投是最好的。如果像我一样,不确定自己要做什么,好像做什么都可以的,就投管培生(MT)的,不知道自己做什么,就什么都投,有了offer再谈选择。强迫自己进入到求职的大环境中。
Mock大法好
首先我不推荐大家花钱去买求职公众号的课程或者包拿offer的合约(我觉得有贩卖焦虑的嫌疑),BBS上面有很多很好的免费资料。其次我会建议大家利用好身边同学的资源。一是和身边人约一次mock比和陌生人约要方便简单;二是多向拿到好offer的同学取经和聊天,我就经常和别人聊这些,我问过的所有人都乐于分享。
复盘-量变产生质变
对于大二大三的同学来说,一定要提前开始准备
增加含金量高或者大厂的实习,增加自己的筹码。不要到了面试的时候,还要和面试官解释自己实习的企业是做什么的。
抓住提前批的机会。大多数大企都会有提前批的机会,并且大部分提前批不影响正常批的招聘(一定要自己去官网了解清楚到底会不会影响),这相当于提前了解公司招聘流程和文化,也相当于多一次机会。我就是抓住了安永SLP秋招提前批项目成功上岸。
重视暑假实习和寒假实习。暑假实习一般是3-5月开始申请,寒假实习是9-11月申请和面试。尽量多尝试多申请,哪怕失败了也能给自己提个醒,正视自己的不足。
早点开始准备相应资料。比如说,早点开始打磨简历,早点开始搜集资料,早点开始相关咨询,早点开始mock。
关于哲学
大家不要被哲学专业限制住了,有许多优秀的公司提供很多不限制专业的岗位(例如,宝洁,每年想进去的人挤破头),哲学专业也能凭借自己的努力能够成功转行。
大学四年来,我非常感谢哲学专业给我带来的帮助,尤其是在英语上的帮助。每个学期都会有全英课程,而且我逼迫了自己选择了外国导师,至少两周一次论文面谈,这些让我的英语能力得到极大提升。刚开始语言的转换让我非常痛苦,甚至怀疑人生。但是,在求职的过程中,当我最快阅读完英文讨论材料、脱稿全英展示、与外国面试官无顺畅交流(就好像在和导师讨论论文)的时候,我心里很感激我的导师,很感激哲学系给我的帮助。所以,大家要积极去争取,不要让哲学专业成为自己找工作偷懒的借口。
关于ACCA
锦上添花,非雪中送炭。
最后的最后......
如果有需要帮忙或者想要了解其他信息或者单纯诉苦或者探讨以上的内容都可以找我呀!最后,祝福大家成功上岸!希望我的分享能够帮助到你